[发明专利]一种运营高压电缆井顶板临时开孔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4896.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联英;施露;张世民;廖娟;孙苗苗;蒋吉清;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营 高压 电缆 顶板 临时 防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运营高压电缆井顶板临时开孔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既有高压电缆井、既有井井壁、既有井顶板框梁、新建井、开挖边坡、临时孔、植筋、凹槽、无纺布缓冲层、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水泥砂浆、碗扣式支架、可调节顶托、密目钢丝网、高压电缆和防火毯;既有高压电缆井的顶板上沿既有井顶板框梁开设临时孔,临时孔的孔口四周设有孔口四周挡水埂;开挖边坡的坡顶和坡底分别设置有地面排水沟和坡底排水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既有运营高压电缆井顶板植筋新建工作井、顶板开孔,以及新旧井交界面防水处理,可以较好地解决因区域电力服务网络完善需要在既有高压电缆井上开孔引线的难题,工艺简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时开孔防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运营高压电缆井顶板临时开孔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和地下空间的飞速发展,输电线路从架空导线改为地下敷设,并向更深的地下发展,由此,高压电缆隧道便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电缆隧道会涉及高压电缆的接入和引出问题。按常规,高压电缆的接入和引出都是通过隧道工作井壁预留接口实现。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力服务区域网络不断完善,电力管廊不断修建,需要与既有运营电力隧道相接,势必面临既有隧道临时开孔问题,包括开孔位置、地下新旧结构相接防水问题、既有运营高压电缆保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高压运营电缆井顶板开孔引线方法,以及新旧结构物交界面处理、邻近既有高压运营电缆开孔施工预保护措施,解决电力服务区域网络完善带来的临时开孔问题和既有运营电缆安全问题。
这种运营高压电缆井顶板临时开孔防护结构,包括既有高压电缆井、既有井井壁、既有井顶板框梁、新建井、开挖边坡、临时孔、植筋、凹槽、无纺布缓冲层、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水泥砂浆、碗扣式支架、可调节顶托、密目钢丝网、高压电缆和防火毯;既有高压电缆井的顶板上沿既有井顶板框梁开设临时孔,临时孔的孔口四周设有孔口四周挡水埂;开挖边坡的坡顶和坡底分别设置有地面排水沟和坡底排水沟;临时孔上方浇筑新建井,新建井井壁位于既有井井壁或既有井顶板框梁上并通过植筋连接;新建井井壁上预留凹槽,新旧井交界面外侧即新建井井壁外侧和既有井顶板上表面依次铺设无纺布缓冲层和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新井井壁收口处通过水泥钉固定,凹槽内填充聚氨酯密封膏,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外侧铺设水泥砂浆;既有井顶板框梁下方搭设碗扣式支架,碗扣式支架的立杆上部设有可调节顶托,可调节顶托上铺设密目钢丝网,密目钢丝网上铺设防水彩条布;既有高压电缆井内的高压电缆上覆盖防火毯。
作为优选:临时孔设有孔口钢板包边。
作为优选:碗扣式支架的立杆位于既有高压电缆井内部的底板上。
作为优选:防水彩条布中间最低处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下方设有泥水收集桶。
这种运营高压电缆井顶板临时开孔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既有电缆井顶板孔位确定;根据既有高压电缆井结构布置和既有井顶板框梁构造,避开既有井顶板框梁位置,沿既有井顶板框梁开设孔位,并进行新建井结构设计;使新建井井壁位于既有井顶板框梁或既有井井壁上方,通过在既有井顶板框梁或既有井井壁上种植钢筋进行新建井井壁浇筑;
步骤二:既有电缆井覆土开挖;既有井顶板孔位确定后,对既有高压电缆井进行测量放样,根据埋深、土质和现场条件确定边坡放坡坡度和挂网喷射支护;根据工程定位点对所设的轴线再进行一次复核,按轴线定位对桩位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机械开挖时,机械停放位置避开既有高压电缆井位置,并且标识地下支撑构件;接近既有井顶板时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坡顶外侧不少于50cm处设置地面排水沟,坡脚处设置坡底排水沟并且离新建井井壁水平距离不少于8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壁裂缝自动检测与修补装置
- 下一篇:既有建筑的梁板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