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4987.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冰飞;刘青;屈泪;洪平;沈银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B09C1/10;C02F3/32 |
代理公司: | 36122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沁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沟渠 配水渠 溢流池 生态系统 污染土壤修复 污染土壤治理 超富集植物 沉水植物 工程菌种 美化环境 生态浮床 污染土壤 污染周边 一次提升 周边水体 导水管 低成本 配水管 提升泵 溢流管 土墙 动能 草皮 灌木 生态 水系 两边 水质 修复 土壤 森林 | ||
1.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塘堰(1)、配水渠(2)、生态沟渠(3)和溢流池(5);所述塘堰(1)与所述配水渠(2)相连,所述配水渠(2)与所述生态沟渠(3)相连,所述生态沟渠(3)与所述溢流池(5)相连,所述溢流池(5)与所述塘堰(1)相连;所述生态沟渠(3)两边的土墙作为生态垒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塘堰(1)包括提升泵(101)、导水管(102)、水下森林(103)和生态浮床(104);所述提升泵(101)采用预制混凝土固定于所述塘堰(1)底部,出水口与相同直径的所述导水管(102)连接,所述水下森林(103)布置于所述塘堰(1)水深1-1.5m的水体,所述生态浮床(104)布置于所述塘堰(1)的水体表面;
所述配水渠(2)包括配水管(201)和第一沟槽(202);所述第一沟槽(202)进水端连接所述导水管(102),出水端等距安装配水管(201);
所述生态沟渠(3)包括填料(301)和沉水植物群(302);所述填料(301)布置在所述生态沟渠(3)底部,所述沉水植物群(302)种植在所述填料(301)中;
所述生态垒埂(4)包括工程菌种(401)、超富集植物(402)、灌木(403)和草皮(404);将所述工程菌种(401)与污染土壤混合堆积成梯形垒埂,在所述垒埂上端种植超富集植物(402)和灌木(403),在所述垒埂梯坡上采用草皮护坡形成生态垒埂(4);
所述溢流池(5)包括溢流管(501)和第二沟槽(502);所述第二沟槽(502)进水端连接所述生态沟渠(3),出水端等距安装溢流管(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3)的数量为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多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3)为下端宽40-60cm,高为50-70cm,两斜边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的倒梯形沟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垒埂(4)为上端宽40-60cm,下端宽70-90cm,高为50-70cm的梯形垒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104)的覆盖率为30-5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下森林(103)可以是轮叶黑藻、菹草、苦草和依乐藻中的任意一种或是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生态浮床(104)由浮基、挺水植物和弹性填料组成;所述挺水植物可以是梭鱼草、千屈菜和美人蕉中的任意一种或是任意几种的组合;所述弹性填料的材质为聚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料(301)为炉渣或沸石,粒径为1-2cm,厚度为5-10cm;
所述沉水植物群(302)可以是矮型苦草和穗花狐尾藻中的任意一种或是两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程菌种(401)可以是硫酸还原菌、酵母菌或大芽孢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超富集植物(402)可以是香根草,蜈蚣草,鳞苔草、车前草或遏蓝菜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灌木(403)可以是小叶女贞、大叶黄杨或云南黄馨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草皮(404)为结缕草。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生态系统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为:
S1、所述塘堰(1)蓄满浸出土壤的污水,通过水下森林(103)和生态浮床(104)构成的水生态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进行降解;
S2、步骤S1处理后的污水经提升泵(101)泵入导水管(102)提升至所述配水渠(2),再通过配水管(201)均匀布水至所述生态沟渠(3);一方面利用所述生态沟渠(3)底部铺设的填料(301)和沉水植物群(302)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另一方面利用利用所述生态沟渠(3)两边设置的生态垒埂(4)代谢降解土壤中有机物,吸附固化重金属,并吸收污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
S3、步骤S2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多级所述生态沟渠(3)降解后流入所述溢流池(5),将污水中的泥沙沉淀后回流至所述塘堰(1),如此往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9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