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诊断纸基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5046.2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廖晓玲;张念林;徐鹤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诊断 纸基微流控 芯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人全血样品的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所述芯片主要由纸基(7)的各种功能区,和进样部件(2)与分样部件(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1)呈圆盘状,上面设置有纸基(7)和放置纸基(7)的芯片基片(9),以及纸基(7)上面的密封膜(8)一共三层;在芯片(1)的圆心处设置一个圆洞,圆洞中放置进样部件(2),在进样部件(2)周围沿直径延长线均匀、对称地排布2个以上的样品处理区(3);每个样品处理区(3)沿直径延长线在出口处连接1个分样部件(6);每个分样部件连接一个检测区(5);芯片(1)上还沿直径延长线方向设置2个以上螺孔(4)作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人全血样品的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y)是近几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其以固定有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的条状纤维层材料为固定相,待测物为流动相,通过毛细作用使待测物在层析条上移动,待测物在T线出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游离物在C线处发生反应。近年来,荧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不断向前突破,针对常见方法的不足,推动新型检测方法快速发展。
目前在实际诊断应用中,一般是采用单独一种指标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往往不够准确。例如,在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反应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活动期间,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是临床诊断炎症反应的一个常用指标。如果仅测定PCT含量,会发现其与正常人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如果测定CRP时,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需要结合这两种指标的结果,才能最终确定病人是否有炎症反应。但是,目前还缺少一种能够同时检测CRP、PCT等多个指标的临床手段。
CRP与PCT检测常见方法有比浊法、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ELISA)及胶体金等检测方法。比浊及ELISA法虽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检测所需时间较长。胶体金法虽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不能实现定量检测。
鉴于现有检测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量子点(QDs)是一种半导体纳米颗粒,与其它免疫荧光分析方法中通常采用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光化学特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当QDs纳米颗粒受到外来光源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窄、散射少、光漂白作用小、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生物代谢和化学因素降解。此外,量子点还能够通过偶联剂与蛋白分子进行共价偶联。本发明的芯片可实现人体全血样本中CRP与PCT定性与定量检测,对于炎症感染的预测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广泛用于ICU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和治疗实验室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联合诊断纸基微流控芯片。
一种联合诊断纸基微流控芯片,主要由纸基(7)的各种功能区,和进样部件(2)与分样部件(6)组成,所述芯片(1)呈圆盘状,上面设置有纸基(7)和放置纸基(7)的芯片基片(9),以及纸基(7)上面的密封膜(8)一共三层;在芯片(1)的圆心处设置一个圆洞,圆洞中放置进样部件(2),在进样部件(2)周围沿直径延长线均匀、对称地排布2个以上的样品处理区(3);每个样品处理区(3)沿直径延长线在出口处连接1个分样部件(6);每个分样部件连接一个检测区(5);芯片(1)上还沿直径延长线方向设置2个以上螺孔(4)作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