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用于制备眼科制剂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65360.0 申请日: 2019-09-12
公开(公告)号: CN112472703B 公开(公告)日: 2023-04-18
发明(设计)人: 左建平;何世君;唐炜;杨晓倩;林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52 分类号: A61K31/52;A61P27/02;A61P29/00
代理公司: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徐琳;张皓
地址: 201203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氨基 嘌呤 羟基 丁酸 用于 制备 眼科 制剂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用于制备眼科制剂的用途,更具体地,涉及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由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眼部炎症损伤的眼科制剂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的新用途,本发明具体为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在制备治疗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眼部炎症损伤的眼科外用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干眼症,又称干性角膜结膜炎,是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的异常或泪液液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眼部不适和眼表面损害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严重的干眼还可引起角膜炎、角膜血管新生、角膜溃疡等。干眼症主要分为泪液不足型和蒸发过量型,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燥综合症、维生素A 缺乏症、过敏、怀孕、药物治疗都可引起干眼症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干眼症的发生率有升高且患病群体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临床上治疗干眼症的药物分为抗菌类、激素类、人工泪液等,但由于眼部组织较为敏感,且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

东莨菪碱氢溴酸盐是一种具有较强外周作用的抗胆碱药,能够阻断M胆碱受体,抑制腺体的分泌[1]。通过皮下注射东莨菪碱诱导大鼠泪液分泌减少,可建立稳定持久的泪液缺乏型干眼症,是公认的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症动物模型[2-3]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L-homocysteine hydrolase, SAHH)是一种细胞内广泛存在的酶,它催化水解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L-homocysteine,AdoHcy)生成腺苷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抑制SAHH将导致细胞内Adohcy的蓄积,从而对转甲基化反应产生反馈性抑制作用。根据对酶的抑制机制不同,SAHH抑制剂分为三型,Ⅰ型、Ⅱ型和Ⅲ型。Ⅰ型、Ⅱ型SAHH抑制剂对酶活性抑制是不可逆的,由于SAHH在体内广泛存在,不可逆地抑制此酶会产生毒副作用。Ⅲ型SAHH酶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随着药物的活性作用减退,酶的活性可以恢复,因此其毒性作用较小。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就是一个Ⅲ型 SAHH抑制剂,其细胞毒性低,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在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 EA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银屑病(Psoriasis, Ps)等疾病动物模型上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目前尚未有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治疗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眼部炎症损伤的应用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首次发现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对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眼部炎症损伤的治疗作用,并由此完成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由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眼部炎症损伤的眼科制剂(特别是眼科外用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可以提高4-[9-(6-氨基嘌呤基)]-2(S)- 羟基丁酸甲酯的疗效和便捷性。

因此,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4-[9-(6-氨基嘌呤基)]-2(S)-羟基丁酸甲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由泪液分泌不足所致眼部炎症损伤的眼科制剂(特别是眼科外用制剂)中的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