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壬二酸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5457.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华;邢梦真;杨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1/191;A61K31/4375;A61K45/06;A61K47/38;A61P17/10;A61P31/0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邹欢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壬二酸 微针贴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壬二酸的微针贴片,用于制备微针针尖的溶液处方包含:活性成分、苦参碱和水溶性基质材料;所述活性成分包含壬二酸,所述壬二酸在针尖溶液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该微针贴片中壬二酸生物利用度高、皮肤温和性好、避免壬二酸局部皮肤刺激性且不影响壬二酸抗菌活性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壬二酸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壬二酸因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抑制油脂分泌、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细胞增生以及防止毛囊角质化过度等功效,在医药、化妆品及保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普通痤疮、黑素瘤、恶性雀斑、黄褐斑、酒糟鼻等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改善皮肤老化、亮肤增白、降低色素沉着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壬二酸安全性较高,无全身不良反应,与常见的抗生素类、激素类抗痤疮药相比,具有良好的人体耐受性,不易出现耐药性以及经粘膜、皮肤的致畸作用和潜在的内分泌失衡问题,在医疗、美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壬二酸类药、妆产品被国内外医药企业相继开发。1989年,由德国schering AC公司研发的壬二酸乳膏正式问世,1996年,美国FDA批准壬二酸为痤疮、红斑等皮肤病的治疗药物,2003年,浙江康恩贝集团研制的商品名“斗豆”的壬二酸乳膏制剂获批上市,掀起了国内科研机构及医药企业对壬二酸相关制剂研究的热潮。
壬二酸现有上市剂型包括:乳膏剂、凝胶剂和胶浆剂,其使用方式均为局部涂抹,制剂中的壬二酸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角质层,到达表皮层和真皮层,从而发挥药效,但有限的渗透量,使得药物有效利用率低,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壬二酸浓度达到起效目的(上市产品中壬二酸含量:10%-20%),但易引起红斑、瘙痒、鳞屑、烧灼感等局部皮肤刺激性。此外,壬二酸本身水溶性较差,使其处方研制具有一定难度。
中国专利CN106420787A公开了一种含有壬二酸的痤疮膏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壬二酸等活性成分与油脂性基质材料共混,从而提高壬二酸的溶解性和皮肤渗透性,但对于皮脂分泌旺盛的痘痘肌肤而言,大量油脂性基质的使用无疑是雪上加霜,易堵塞皮肤毛孔,减缓皮肤代谢速率,加剧皮肤疾病的恶化。相较之下,不油腻、透气性佳的水溶性基质处方更适用于改善肌肤症状,同时增加患者使用的皮肤舒适感。
中国专利CN108553411A中公开了一种壬二酸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处方组成为:15%壬二酸,1%水杨酸,2%ZEN,70%1,3-丙二醇以及12%去离子水。高浓度1,3-丙二醇的使用不仅可提高壬二酸的溶解度,同时作为促渗剂,可增加皮肤对活性成分的吸收,但大剂量醇类试剂的使用对皮肤具有一定刺激作用,而且2%ZEN水凝胶的pH约为5.8,本身即为酸性环境,又添加了大量的壬二酸、水杨酸等酸性药物,使得凝胶剂整体酸度较大,也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性。
中国专利CN108187070A中公开了一种壬二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壬二酸溶解度,增强药物稳定性的优点,但制备工艺繁杂,需先在反应釜中高温混合再喷雾干燥两步过程,耗时较长,不利于壬二酸新型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事实,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皮肤温和性好、避免壬二酸局部皮肤刺激性且不影响壬二酸抗菌活性效果的含有壬二酸的微针贴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壬二酸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壬二酸的微针贴片,用于制备微针针尖的溶液处方包含:活性成分、苦参碱和水溶性基质材料;
所述活性成分包含壬二酸,所述壬二酸在针尖溶液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进一步地,所述苦参碱在针尖溶液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3%--20%。
进一步地,所述壬二酸与苦参碱的摩尔比为1: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认证方法
- 下一篇:立式污泥干化装置和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