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5909.6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山山;曹东强;李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1/08;F25D21/14;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冷却室和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冷却室设置于箱体的底部且处于储物空间的正下方;门体,设置于箱体的前表面,以可操作地开闭储物空间;以及蒸发器,其整体呈扁平立方体状横置于冷却室,且配置成向储物空间提供冷量,其中蒸发器下方的冷却室的底壁形成有接水盘,用于承接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且接水盘底部的不同区域设置有密度不同的补偿加热丝。本发明的冰箱,在蒸发器正常的加热化霜之余,接水盘底部设置的补偿加热丝能够将残留的冰块充分融化,避免残留的冰块堵塞排水口,保证蒸发器化霜完全,提升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可能会一次性购买储备很多食物。为了保证食物的存储效果,冰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之一。
冰箱一般利用蒸发器向储物空间提供冷量,储物空间内温度升高的空气再返回至蒸发器处,如此形成空气循环。由于储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较高,返回至蒸发器处会导致蒸发器表面出现结霜现象。当霜层的厚度较厚并将蒸发器整体包裹后,会严重影响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为了解决蒸发器结霜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常定期对蒸发器进行加热,以使霜层化成水后排出。但是目前对蒸发器进行加热化霜之后,并不能保证完全化霜,可能会有残留的冰块堵塞用于排出化霜水的排水口,影响正常化霜,进而影响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保证蒸发器完全化霜,提升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有效利用热量,节能环保。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冷却室和至少一个储物空间,冷却室设置于箱体的底部且处于储物空间的正下方;门体,设置于箱体的前表面,以可操作地开闭储物空间;以及蒸发器,其整体呈扁平立方体状横置于冷却室,且配置成向储物空间提供冷量,其中蒸发器下方的冷却室的底壁形成有接水盘,用于承接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且接水盘底部的不同区域设置有密度不同的补偿加热丝。
可选地,箱体内部还限定有压缩机仓,压缩机仓设置于箱体的底部且位于冷却室的后方。
可选地,接水盘底部由后至前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中第一区域靠近压缩机仓,第二区域位于蒸发器和压缩机仓之间,第三区域位于蒸发器下方。
可选地,第一区域未设置补偿加热丝,贴设有导热材料,以传导压缩机仓的热量。
可选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密度的补偿加热丝,第三区域设置有第二密度的补偿加热丝,其中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密度。
可选地,储物空间为多个,包括冷藏空间和至少一个冷冻空间,且箱体包括:冷冻内胆,其内部限定有冷却室和位于冷却室正上方的至少一个冷冻空间,其中冷冻内胆的底壁作为冷却室的底壁形成有接水盘;以及冷藏内胆,设置于冷冻内胆正上方,其内部限定有冷藏空间。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回风风道,设置于冷藏内胆和冷冻内胆的任一侧壁上,且其上端设置有连通冷藏空间的回风入口,其下端设置有连通冷却室的回风出口,以实现冷藏空间向冷却室回风。
可选地,接水盘底部还划分有第四区域,第四区域位于接水盘前侧且靠近回风出口,且第四区域设置有补偿加热丝。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送风风道,设置于冷藏内胆和冷冻内胆的后壁内侧,其底端具有连通冷却室的送风入口,且对应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分别设置有送风出口,以将蒸发器提供的冷量传输至储物空间。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蒸发器盖板,罩设于蒸发器上方,并作为顶壁与冷冻内胆共同限定出冷却室,且蒸发器盖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冷冻空间连通的冷冻回风口,以实现冷冻空间向冷却室回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