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碳弹簧钢表面脱碳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5995.0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莉;韦贺;胡磊;麻晗;米振莉;陈焕德;苏岚;孙志威;吴家明;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3/00 | 分类号: | G07C3/00;C21D3/04;G16C60/00;G16C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碳 弹簧钢 表面 厚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脱碳弹簧钢表面脱碳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根据炉内气氛确定平衡碳浓度:
弹簧钢在脱碳气氛中H2O、CO2、O2、和H2的含量随脱碳反应变化,设定平衡碳浓度Cs为0–0.01;
(2)确定脱碳层内的碳含量及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
弹簧钢在脱碳层内的碳含量C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脱碳层内的碳含量,%;C0为钢中碳的原始含量,%;t为保温时间,s;D为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m2/s;d为脱碳层厚度,m;
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D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0为扩散常数,m2/s;Q为扩散活化能,J/mol;R为气体常数,J/(mol·K);T为绝对温度,K;
(3)建立不同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弹簧钢脱碳测量模型,确定表面脱碳层的厚度:
弹簧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以及不同炉内气氛脱碳模型计算公式为:
其中,d为钢中脱碳层厚度;
所述步骤(1)中平衡碳浓度和弹簧钢表面炭活度相关,弹簧钢表面的碳活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ac为碳在奥氏体化钢中的活度;KP为平衡常数,当温度一定时KP为常数;Px、Py、Pz分别代表炉气各成分的分压,%;Csat为奥氏体饱和碳浓度,当温度一定时Csat为常数,%;Cs为钢表面与炉气平衡时碳的含量,%,决定着钢表层的脱碳程度和速度;
在变温条件下,所述步骤(3)中脱碳层厚度计算模型公式为:
其中,Ci表示i时刻脱碳层内的碳含量,%;Csi表示i时刻钢表面与炉气平衡时碳的含量,%;Di表示i时刻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cm2/s;ti表示i时刻时间步长,s;di表示i时刻、恒温Ti条件下脱碳层厚度的增厚,mm,其中i=1,2,3,…N;Ti表示i时刻的脱碳温度,K;C0表示钢中碳的原始含量;
所述步骤(1)中脱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x+[C]=by+cz
其中,a、b、c为化学方程式的系数,x为参与反应气体,y、z为生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9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度主站系统设备智能化巡检系统
- 下一篇:标准化巡检方法、系统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