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含有该中药提取物的祛痘液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7196.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军;桑安国;陶舟;姜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10;A61P17/16;A61K31/12;A61K31/165;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提取物 祛痘 板蓝根 马齿苋 野菊花 鱼腥草 医药技术领域 白头翁 中药组合物 适用人群 败酱草 大青叶 地锦草 鹅肠草 夏枯草 鸭跖草 地丁 痘痘 痘坑 痘印 黄芩 秦皮 萹蓄 银花 去除 中药 再生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含有该中药提取物的祛痘液,所述中药提取物是从以下中药组合物中提取而来:萹蓄、黄芩、银花、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地丁、秦皮、马齿苋、野菊花、鸭跖草、鹅肠草、败酱草、夏枯草、地锦草和白头翁,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含有该中药提取物的祛痘液,该技术可实现通过采用以中药组分为主,化学成分为辅的配合使用,来扩大祛痘产品的适用人群范围,很好的达到了温和低敏、安全高效的抑制痘痘再生,抚平痘坑、去除痘印效果,实现了既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又能长期保持药效,从而大大增强了祛痘效果,缩短了见效时间,无需患者长时间使用就能见效,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养护技术领域,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含有该中药提取物的祛痘液。
背景技术
粉刺、痤疮在青少年人群发生的比例较高,一般经常发生于面部和额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给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中医来说属于体内湿热较多引起的,从现代科学来分析,主要是由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目前治疗的途径主要是化学物质的杀菌来实现,也有一部分中药祛痘产品,大多数产品以清热解毒为主,痤疮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女性发病早于男性,有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退或痊愈,个别患者也可延长到30岁以上,虽然痤疮是有自愈倾向的疾病,但是痤疮本身以及痤疮治疗不及时引起的瘢痕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需引起关注。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痤疮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伴有疼痛。
目前祛痘产品很多,但祛痘效果较差,见效时间较长,需要患者长时间使用才能见效,同时现有的祛痘产品由于单一的采用化学配方进行抗炎祛痘,因此有许多人群的面部不适用,会出现过敏情况,不能实现通过采用以中药组分为主,化学成分为辅的配合使用,来扩大祛痘产品的适用人群范围,无法达到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使患者面部的抗炎祛痘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的目的,不能实现既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又能长期保持药效,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物及还有该中药提取物的祛痘液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祛痘产品的祛痘效果较差,见效时间较长,需要患者长时间使用才能见效,同时现有的祛痘产品由于单一的采用化学配方进行抗炎祛痘,因此有许多人群的面部不适用,会出现过敏情况,不能实现通过采用以中药组分为主,化学成分为辅的配合使用,来扩大祛痘产品的适用人群范围,无法达到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使患者面部的抗炎祛痘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的目的,不能实现既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又能长期保持药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药提取物,由以下中药组合物中提取而来:萹蓄、黄芩、、银花、、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地丁、秦皮、马齿苋、野菊花、鸭跖草、鹅肠草、败酱草、夏枯草、地锦草和白头翁。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萹蓄5-10份、黄芩5-10份、银花5-10份、鱼腥草5-10份、大青叶1-5份、板蓝根1-5份、地丁1-5份、秦皮1-5份、马齿苋1-5份、野菊花1-5份、鸭跖草1-5份、鹅肠草1-5份、败酱草1-5份、夏枯草1-5 份、地锦草1-5份和白头翁1-5份。其中中药组合物的总分数为60-6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萹蓄7份、黄芩7份、银花7份、鱼腥草7份、大青叶3份、板蓝根3份、地丁3份、秦皮3份、马齿苋3份、野菊花3份、鸭跖草3份、鹅肠草3份、败酱草3份、夏枯草3份、地锦草3 份和白头翁3份。中药组合物的总份数为64份。
本发明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葡萄籽精华片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