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及其变频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7388.8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平;雷发胜;李权;何锡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F24F11/3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用 变频 驱动器 保护 方法 及其 | ||
一种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包括:获取变频驱动器的散热器模块及功率模块的温度信息;在Temp1≤T1<Temp2时,控制变频驱动器慢速升频,在Temp2≤T1<Temp3时,控制变频驱动器禁止升频,在Temp3≤T1<Temp4时,控制变频驱动器慢速降频,在T2≥Temp4时,控制变频驱动器快速降频;其中,T1为散热器模块的温度,T2为功率模块的温度,Temp1为慢速升频温度阈值,Temp2为禁止升频温度阈值,Temp3为慢速降频温度阈值,Temp4为快速降频温度阈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频驱动器。本发明能够及时响应变频驱动器的过温状态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空调技术,尤其涉及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定频机的逐渐淘汰,变频驱动器在空调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避免过热损坏,现有的空调用变频驱动器通常都具有过温降频保护功能,由变频驱动器的控制模块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变频驱动器散热器模块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超出温度阈值时进行降频处理。该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散热器模块的温度变化慢,与变频驱动器的功率模块相比,温度变化明显滞后,导致不能及时响应变频驱动器的过温状态,进而影响过温保护效果;2、可靠性有待提高。一旦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将无法实现过热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响应变频驱动器的过温状态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并能获得可靠的过温保护效果的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及其变频驱动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变频驱动器的散热器模块的温度信息及功率模块的温度信息;
在Temp1≤T1<Temp2时,控制变频驱动器慢速升频,在Temp2≤T1<Temp3时,控制变频驱动器禁止升频,在Temp3≤T1<Temp4时,控制变频驱动器慢速降频,在T2≥Temp4时,控制变频驱动器快速降频,在预设的快速降频停止条件满足时控制变频驱动器停止快速降频;其中,T1为所述散热器模块的温度,T2为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Temp1为慢速升频温度阈值,Temp2为禁止升频温度阈值,Temp3为慢速降频温度阈值,Temp4为快速降频温度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用变频驱动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程序以执行前述的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施例根据散热器模块的温度采样结果实现了递进式的过温降频保护,即在散热器模块的温度处于较低的温度区间时控制变频驱动器慢速升频,在散热器模块的温度处于中间的温度区间时控制变频驱动器禁止升频,在散热器模块的温度处于较高的温度区间时控制变频驱动器慢速降频,通过该过温保护逻辑,能够将变频驱动器稳定在禁止升频温度区间;而根据功率模块的温度信息,可实现快速降频保护功能,使变频驱动器快速退出过温区间,克服了仅根据散热器模块的温度进行过温控制所带来的慢速及滞后的缺点,降低了变频驱动器过热损坏的概率,提升了空调舒适性;
2、通过同时对散热器模块和功率模块的温度监测,实现了过温保护的冗余功能,从而使变频驱动器获得了更加可靠的过温保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用变频驱动器的过温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变频驱动器的散热器模块的温度信息及功率模块的温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