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草专用菌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8863.3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拓;兰晓君;董万清;张洁;张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周国勇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 专用 菌肥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红豆草专用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肥包括:菌株杨凌根瘤菌(Rhizobiumyanglingense)GAU-00008、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CHO8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LSH11和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豆草专用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木炭粉、花土和腐殖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豆草专用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杨凌根瘤菌(Rhizobium yanglingense)GAU-00008,2019年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564;所述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CHO87,2010年保藏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0230;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LSH11,2017年保藏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180。
4.一种红豆草专用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制备载体:将木炭粉、花土和腐殖酸混合均匀,得到所述载体,然后对所述载体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2)、选取菌株:选取所述菌株杨凌根瘤菌(Rhizobium yanglingense)GAU-00008、所述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CHO87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H11;
步骤(3)、制备混合菌液:将所述菌株杨凌根瘤菌(Rhizobium yanglingense)GAU-00008、所述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CHO87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LSH11进行液体培养,并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混合菌液;
步骤(4)、制备红豆草专用菌肥:将所述混合菌液与灭菌处理后的所述载体混匀,静置培养,得到所述红豆草专用菌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将所述木炭粉、所述花土和所述腐殖酸的质量按照2:1: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所述载体,混合均匀后的所述载体pH=7.0±0.2,然后对混合均匀后的所述载体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03.4KPa,121℃,30分钟)或γ-射线灭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从不同生境的红豆草根瘤及根系表面获得50株植物根际促生菌;通过根瘤菌回接、固氮酶活性检测筛选优良根瘤菌,并通过使用PKO与Menkina培养基结合钼锑抗比色法筛选优良溶磷菌,通过与菌核菌、丝核菌、镰刀菌及链隔孢菌等常见植物病原菌的平板对峙实验筛选优良生防菌株;然后结合菌株间拮抗实验的结果,选出所述菌株杨凌根瘤菌(Rhizobium yanglingense)GAU-00008、所述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CHO87、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H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将所述菌株杨凌根瘤菌(Rhizobium yanglingense)GAU-00008接入YMA培养基中培养,将所述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CHO87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H11分别接入LB培养基中培养,28℃,180r/min分别培养48-72h,待培养液中活的促生菌含量达到1×109cfu/ml,分别得到上述3种菌株的培养液,之后,将上述3种菌株的培养液按照体积比2:1: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混合菌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将所述混合菌液与灭菌处理后的所述载体按照体积质量比1:4混匀,然后28℃静置培养1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8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