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管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9029.6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42;H02G3/34;H02G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潘园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管廊结构,属于建筑领域。建筑管廊结构由主要机电管线、管廊结构顶板、侧梁、加腋、密肋梁、结构柱或墙、底板等组成,所述主要机电管线贴近管廊结构顶板底面安装,其为优化后布置。本发明的有益作用是在不影响车库使用功能和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层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结构跨度大、荷载重、考虑机电管线、结构高度和使用净高后建筑的层高一般较大,层高大导致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增加、浪费资源、能源、破坏环境、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目标,因此降低层高成为建筑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建筑管廊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管廊结构,具备可有效降低建筑层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管廊结构,由主要机电管线、管廊结构顶板、加腋、侧梁、结构柱或墙、密肋梁和底板组成,所述管廊结构顶板没有下挂的结构横梁或采用高度较小的密肋梁,所以主要机电管线可以贴近管廊结构顶板底面安装而不占用层高。
优选的,所述建筑为单层或多层现浇混凝土结构,且主要采用梁板结构体系。
优选的,所述管廊结构顶板没有下挂的结构横梁,主要机电管线可以贴近管廊结构顶板底面安装。
优选的,所述管廊结构的顶板两侧采用加腋来提高结构强度保证安全。
优选的,所述主主要机电管线可以贴近管廊结构顶板底面安装,其为优化后布置,而其他非主要机电管线采用穿梁或贴近梁底布置。
优选的,所述主要机电管线指风管但不限于风管、喷淋、强弱电等管线。
优选的,所述管廊结构在转角处可采用扁梁或上翻梁而不影响主要机电管线布置。
优选的,在风管高度较小处的管廊结构顶板可以采用密肋梁提高结构强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腋、扁梁或上翻梁和密肋梁均在本技术领域内有广泛应用,属于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建筑机电设备系统经过优化后,主要机电管线贴近管廊结构顶板底面或密肋梁底面安装而不占用层高,其他非主要机电设备管线优化布置后采用穿梁或贴近梁底布置,从而有效降低建筑的层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顶板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发明管廊结构A-A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管廊结构B-B剖面图。
图中: 1.主要机电管线、2.管廊结构顶板、3.加腋、4.侧梁、5.结构柱或墙、6.底板、7.扁梁或上翻梁、8.密肋梁、H.地下室层高、L.管廊宽度、a.加腋高度、b.加腋长度、h.顶板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未经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