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9152.8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信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27/06;C08K13/04;C08K7/14;C08K5/5399;C08K3/22;C08K5/053;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支架 树脂 太阳能光伏 支架 聚氯乙烯 纳米级二氧化钛 玻璃纤维树脂 六氯环三磷腈 使用安全性 硬脂酸锌 固化剂 阻燃剂 甘油 回料 环氧树脂 过氧化二异丙苯 废旧原料 促进剂 相容剂 质量份 光伏 阻燃 拆卸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环氧树脂20‑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8份、六氯环三磷腈3‑10份、固化剂1.8‑4.8份、甘油12‑18份、纳米级二氧化钛0.6‑1.8份、硬脂酸锌1.2‑3.6份、聚氯乙烯回料20‑30份、玻璃纤维树脂2.4‑5.6份、阻燃剂2‑5份、促进剂1.2‑3.6份、相容剂0.8‑3.2份;本发明中的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添加了六氯环三磷腈、固化剂、甘油、硬脂酸锌、聚氯乙烯回料,提高了废旧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添加了纳米级二氧化钛和玻璃纤维树脂,提高了树脂光伏支架的强度,提高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安全性,添加了阻燃剂,提高了光伏支架的阻燃级别,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光伏支架,质量轻,安装拆卸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支撑系统在太阳能板支撑中的应用优点远不止于简单的生产及安装。太阳能板还可以根据太阳光线及季节灵活移动。就像刚安装时一样,每个太阳能板的斜面都可以通过移动紧固件,调整斜面以适应光线的不同角度,通过再次紧固使太阳能板准确固定在指定的位置。
太阳能支撑系统相关产品材质为碳钢和不锈钢,碳钢表面做热镀锌处理,户外使用30年不生锈。特点:无焊接、无钻孔、100%可调、100%可重复利用。
但是现有的碳钢和不锈钢材料的光伏支架,还是存在成本高,质量重,安装不方便的技术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轻,安装拆卸方便的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其质量份组成如下:环氧树脂20-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8份、六氯环三磷腈3-10份、固化剂1.8-4.8份、甘油12-18份、纳米级二氧化钛0.6-1.8份、硬脂酸锌1.2-3.6份、聚氯乙烯回料20-30份、玻璃纤维树脂2.4-5.6份、阻燃剂2-5份、促进剂1.2-3.6份、相容剂0.8-3.2份。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选用乙烯基三胺、氨乙基哌嗪、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选用乙烯基三胺和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2。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选用三乙醇胺、三乙烯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选用三乙烯二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
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选用PE-g-ST、PP-g-ST、ABS-g-MAH、PE-g-MAH、PP-g-MAH中的一种或几种。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树脂太阳能光伏支架,添加了六氯环三磷腈、固化剂、甘油、硬脂酸锌、聚氯乙烯回料,提高了废旧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添加了纳米级二氧化钛和玻璃纤维树脂,提高了树脂光伏支架的强度,提高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安全性,添加了阻燃剂、促进剂、相容剂,提高了光伏支架的阻燃级别,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光伏支架,质量轻,安装拆卸更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除非特别说明,下面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技术均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技术;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均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公共途径如商购等获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信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信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