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游客需求的景区内部旅游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9488.4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蒋锦港;杨理波;余昕宇;邵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14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客需求 旅游 客流 旅游信息服务 动态规划 静态规划 路径规划 用户提供 满意度 景点 构建 省时 省力 出行 高峰 景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游客需求的景区内部旅游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构建游客需求模型,在正常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给出景点方案推荐及旅游路径静态规划,在高峰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给出景点方案推荐及旅游路径动态规划。本发明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省时省力省心的出行体验,弥补现有旅游信息服务不足及缺陷,提升旅游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径规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游客需求的景区内部旅游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旅游类APP存在问题如下:游客只能被动地获取信息,而不是在自身的具体需求的驱动下得到想要的信息;信息体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完备且及时性的信息查询服务。旅游软件没有和各景点进行连接,不能为使用者提供准确即时的旅游信息参考,且没有景区推荐及以缓解重点景点人流压力的功能;交互体验缺乏特色。通过调查发现,旅游类APP的互动体验往往集中在景区点评和用户间互动,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对于针对自由行客户的沿途线路定制,无完善的功能。
还有目前景区在智慧建设方面存也在以下问题:如信息无法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大众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景区高峰时段游客组织情况不容乐观,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不同景点信息服务多借助景区公众号或特定的小程序,便捷性和通用性不佳。同时,游客旅游信息的多元化及个性化需求(景区信息:景点介绍、实时游客数量、排队时间;交通信息:交通工具、行车路线、耗费时间等)未得到满足。因此,根据游客不同需求,智能的给出满足游客需求的景区内部游览路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游客需求的景区内部旅游路径规划方法,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省时省力省心的出行体验,降低景区平峰、高峰时段拥挤度,合理分配客流,提升景区吸引力及内部服务效益,同时为景区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设计一种基于游客需求的景区内部旅游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构建游客需求模型,在正常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给出景点方案推荐及旅游路径静态规划,在高峰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给出景点方案推荐及旅游路径动态规划。
其中,构建游客需求模型,包括以下步骤:先采用LDA模型挖掘和分析游客需求信息,采用Knao模型构建旅游需求模型,并对游客需求模型进行分类和排序分析。
其中,在正常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给出景点方案推荐,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取景点和景点相关属性、游客和游客相关属性信息后,据此建立一个总景点库,其中,景点按照游览主题分为主题子库;以游客需求作为约束函数,选取必玩景点为必选节点,非必玩节点为可选节点,根据游客需求确定起点和终点,必玩景点人气特殊赋值,利用改进后的Dijkstra算法,找出所需景点方案。所需景点方案包括人气最佳方案、景点最多方案、当前推荐方案,当前推荐方案是指各景区在当前季节情况下最佳的旅游路线。
其中,在正常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静态规划路径,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景点方案和路段属性建立一个路段库,其中,路段属性包括路段长度、人气度、休闲区和便利店个数,利用改进后的Dijkstra算法,将路段属性作为路段权值,找出不同层次旅游路径,包括路径最短、路径风景最佳、服务便利性最佳的三种路径。
其中,在高峰客流下根据游客需求给出景点方案推荐,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取景点和景点相关属性、游客和游客相关属性信息后,据此建立一个总景点库,其中,景点按照游览主题分为主题子库;以游客需求作为约束函数,选取必玩景点为必选节点,非必玩节点为可选节点,根据游客需求确定起点和终点,必玩景点人气特殊赋值,利用改进后的Dijkstra算法,找出所需景点方案。所需景点方案包括人气最佳方案、景点最多方案、当前推荐方案,当前推荐方案是指各景区在当前季节情况下最佳的旅游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