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自动确定食材保鲜期限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9510.5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霖;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赵艳红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自动 确定 保鲜 期限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冰箱自动确定食材保鲜期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冰箱正常运行;
S02:检测冰箱门是否打开,如果为是,则进入到下一步骤S03,如果为否,则返回到S01的起始步骤;
S03:对用户是否放入食材进行判断,如果检测用户是否放入食材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到下一步骤,获得食材存储位置信息,如果为否,则返回到S01的起始步骤;
S04:获得食材存储位置信息,并对不同存储位置的食材实施相应的保鲜策略;
S05:确定食材保鲜期限,并返回到S01的起始步骤,其中,确定食材保鲜期限的方式为:将录入的食材信息与食材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比,并结合食材存储位置确定食材保鲜期限;
S06:根据食材保鲜期限,在保鲜期限之前对用户进行提醒;
在步骤S03中,采用条形码识别与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式自动识别食材数量信息和种类信息,再将食材数量信息和种类信息与存储模式发送到云端数据库自动确定食材保鲜期限;
在步骤S06中,利用气体检测模块监测的冷藏室空气质量监测食材腐败情况,监测空气质量的优先级高于设定时间,即若监测到食材已有腐败趋势,则不受已设定的保鲜期限限制而进行提前提醒;若到了食材的保鲜期限食材却还未出现腐败迹象,则依据原设定的提醒时间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3步骤对用户是否放入食材进行判断包括:首先利用条形码识别装置识别食品包装袋上的条形码,获取食材种类信息和利用图像识别装置进一步识别食材的数量信息;在条形码识别食材种类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图像识别装置来识别食材种类和数量;在图像识别成功的情况下,进一步将获取食材种类、数量信息与之前存储的食材信息进行对比,若食材种类、数量信息增加,说明有食材放入冰箱,若食材种类、数量信息没有变化或者减少,说明没有食材放入冰箱;在图像识别失败的情况下,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手动录入食材种类、数量的提醒信息发送到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把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端,指令用户输入食材种类、数量信息之后通过冰箱的网络模块将食材种类、数量以及存储位置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与云端服务器数据库中食材种类、数量、存储位置三大标签进行匹配,将食材种类、数量、存储位置标签下相应的保鲜策略和提醒时间信息发送给冰箱网络模块,再传回冰箱保存在本地存储模块中并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检测冰箱是否开门的方式为:通过冰箱自带的门开关传感器对冰箱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检测用户是否放入食材的方式为:通过获取冰箱内部食材信息,与之前存储的食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有食材放入冰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中需要获得食材种类、数量信息,步骤S03获得食材种类、数量信息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动识别获得放入食材种类、数量信息和/或通过手动录入的方式获得食材种类、数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通过自动识别获得食材种类、数量信息的方式包括:通过条形码识别获得放入食材种类、数量信息,如果条形码识别未成功,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获得食材种类、数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获得食材种类信息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动识别获得放入食材种类、数量信息,如果自动识别失败,通过手动录入的方式获得食材种类、数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获得食材存储位置信息的方式为;通过对冰箱各间室门开关状态进行监测确定食材具体存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5食材数据库存储于云端服务器和/或冰箱的存储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5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