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NN的自监督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9688.X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勇;李丹奇;梅飞;沙浩源;李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1/34;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暂降 测试集 辨识 预处理 监督 训练集 卷积编码器 卷积解码器 自动编码器 分类能力 分类网络 特征提取 提取特征 池化 构建 卷积 采集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的自监督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电压暂降数据,对所述电压暂降数据进行预处理;在自动编码器的基础上构建卷积编码器与卷积解码器,以建立CNN自监督模型,使所述CNN自监督模型采用卷积层与池化层提取特征,采用BP分类网络进行分类;将预处理后的电压暂降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批量输入所述CNN自监督模型,以训练所述CNN自监督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与分类能力;将所述测试集输入训练后的CNN自监督模型,以对所述测试集进行电压暂降源辨识。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辨识电压暂降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扰动源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NN的自监督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装备、建筑电气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电压暂降问题对于工商业大用户的生产经营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半导体制造、精密仪器加工、汽车制造等大量应用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业,对电压暂降十分敏感,当电压有效值低于90%持续时间达到1~2周波以上时就会跳闸停运。电压暂降是一种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电动机启动、变压器投切、短路故障等都会引起电压暂降现象,因电压暂降干扰而导致的生产中断和延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日趋严重,这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暂降源引起的电压波形特征是不同的,准确识别暂降源能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电压暂降情况进行分析、补偿和抑制,同时可作为电力供应部门和用户之间协调纠纷的依据,是治理电压暂降问题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参与相关研究。目前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特征提取、样本训练和分类辨识这几个主要步骤,主要针对电压暂降的波形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提取合理特征量,对大量样本进行训练进行电压暂降源识别,并获得众多成果。算法基本思想为利用双小波变换、Prony法、S变换等方法将暂降时域特性转变为频域特性,依据人为设定特征项进行特征量提取,再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算法等分类模型进行暂降源识别。现有的一些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人工设定特征需建立在对待提取数据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先依靠专家经验选择希望提取的目标特征,再使用各种手段对暂降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提取,而实际工程中存在大量未知干扰,按照一成不变的专家经验进行特征提取辨识正确率造成影响,可见传统方案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案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CNN的自监督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CNN的自监督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采集电压暂降数据,对所述电压暂降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电压暂降数据包括短路故障数据、变压器投切数据及电动机启动引起的电机运行数据;
S20,在自动编码器的基础上构建卷积编码器与卷积解码器,以建立CNN自监督模型,使所述CNN自监督模型采用卷积层与池化层提取特征,采用BP分类网络进行分类;
S30,将预处理后的电压暂降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批量输入所述CNN自监督模型,以训练所述CNN自监督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与分类能力;
S40,将所述测试集输入训练后的CNN自监督模型,以对所述测试集进行电压暂降源辨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电压暂降数据,对所述电压暂降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电动机启动引起的电机运行数据、所述变压器投切数据和所述短路故障数据;所述短路故障数据包括三相短路数据、单相接地数据和两相相间短路数据;
获取所述电机运行数据、所述变压器投切数据和所述短路故障数据分别对应的暂降波形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