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超温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9725.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林莺莺;兰博;林海;闫文萱;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J1/06 | 分类号: | B21J1/06;B21J5/08;B21J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锻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铝合金超温锻造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机械方式下料,并将圆棒两端倒圆角,将空气循环炉加热至熔点‑(20~30)℃时放入坯料,并热透,保温时间结束后,将棒材取出,在压力机上进行锻造,锻造的最大变形量可达到70%以上,然后空冷至室温。该方法明确了铝合金超温锻造成形要求,有效降低了铝合金锻造时的变形抗力,同时大幅提高材料的塑性,避免了锻造裂纹等缺陷产生,特别重要的是,超温锻造带来的塑性可以提高材料的一次成形极限,减少坯料的回火次数和生产周期,不仅提高了效率,更是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铝合金超温锻造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它开辟了一种铝合金超温锻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以及武器装备需求的发展,对于零件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在材料成形方向,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也日益苛刻。传统的铝合金锻造成形,因为其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过热过烧,所以一般对变形要求极为苛刻,对变形温度控制更是严上加严。对于大变形量的铝合金成形,在控制变形温度的前提下,变形设备也要随着变形抗力的增大而增大,最重要的是为防止变形过程中超温,不得不控制变形速度和变形量,从而减少变形过程中热量产生,因而一般采用多道次成形。传统的锻造成形方式,不仅对设备的要求相对提高,同时因为多道次成形周期长、工序多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设计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超温锻造方法,其目的是实施一次性大变形成形,以减少了回火的次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铝合金超温锻造方法中,坯料加热温度为铝合金熔点以下20℃~ 30℃,并保温热透。
在一种实施中,所述铝合金为符合GB/T 3191-2010标准的铝合金棒材,并用带锯床或者线切割进行下料。
在一种实施中,坯料采用砂轮机将端面的棱角打磨圆滑。
在一种实施中,对于Φ25mm规格以下的棒材,将铝合金棒材转移至模具的时间不超过10s,对于Φ25mm规格以上的棒材,将铝合金棒材转移至模具的时间不超过20s。
在一种实施中,锻造模具在锻前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00℃~300℃,并涂抹润滑剂。
在一种实施中,锻造结束取出锻造坯料后,对其表面进行清理、打磨、抛光处理。
在一种实施中,坯料加热炉为空气循环炉,温度控制精度为±5℃。
在一种实施中,坯料在锻造时的变形量为50%以上。
传统的铝合金锻造,因为考虑到锻件组织的过烧、裂纹等缺陷,需要严格控制材料锻造时的加热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对于大变形量成形时,采用多道次回火分段成形,成形周期长,成形工序多,制造成本高。
本发明中提出的工艺方法,突破了传统铝合金变形温度上限,将加热温度提高到熔点-(20~30)℃,经过50%变相量仍可达到无过烧现象;同时,此工艺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材料的变形抗力,降低了铝合金变形时对设备吨位的要求;另外,此工艺提高了铝合金的塑性,变形时无需控制变形速率,铝合金材料单道次变形量可达到70%,而不产生裂纹缺陷,有效地减少回火次数,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获得的3A21铝合金锻件断面收缩率可达到60%以上,组织细小,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Φ35 3A21铝合金棒料锻造后的微观组织照片,其中,(a)为50%变形量,(b)为70%变形量;
图2为实施例2中的Φ80 3A21铝合金棒料锻造后的微观组织照片,其中,(a)为50%变形量,(b)为70%变形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