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0052.7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 ||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阀,当流体进口端与流体出口端的压差力小于设定力时,第一密封部件抵接阀芯,当流体进口端与流体出口端的压差力大于设定力时,阀芯能够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朝流体出口端移动,流体进口端的流体通过第一密封部件与阀芯的间隙流入阀芯腔,达到泄压目的。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球阀与单向阀并联的方式,本发明控制阀的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图13所示为背景技术一种球阀和单向阀并联结构示意图。目前在制冷系统中,当球阀01关阀时,滞留在球阀01进口端管路件03中的液态冷媒,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压力增大,为降低因压力过高而导致系统中零部件损坏的风险,一般球阀01和单向阀02采用并联的方式分别设置在不同管路上,通过单向阀02达到泄压的目的。此种结构较为复杂。
有鉴于此,如何优化阀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改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所述阀体和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控制阀的阀腔,所述阀芯包括阀芯腔,所述阀芯腔能够连通所述流体进口端和所述流体出口端,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阀芯周向转动,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位于所述阀芯的靠近所述流体进口端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位于所述阀芯的靠近所述流体出口端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件抵接所述阀芯,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阀体或所述阀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所述控制阀关阀状态下,当所述流体进口端与所述流体出口端的压差力小于设定力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抵接所述阀芯,所述阀芯腔与所述控制阀的流体出口端连通,所述阀芯腔与所述控制阀的流体进口端不连通,当所述流体进口端与所述流体出口端的压差力大于所述设定力时,所述阀芯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朝所述流体出口端移动,所述流体进口端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阀芯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阀芯腔。
本实施方案所提供的控制阀,当流体进口端与流体出口端的压差力小于设定力时,第一密封部件抵接阀芯,当流体进口端与流体出口端的压差力大于设定力时,阀芯能够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朝流体出口端移动,流体进口端的流体通过第一密封部件与阀芯之间的间隙流入阀芯腔,达到泄压目的,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球阀与单向阀设置在不同管路上,本发明控制阀的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给出的控制阀的开阀状态图;
图2a:本发明给出的控制阀的关阀状态图一;
图2b:本发明给出的控制阀的关阀状态图二;
图3:图2中I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图2中第一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2中I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另一种第二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2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图2中阀芯的剖面示意图;
图8b:图2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c:图2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图2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给出的另一种控制阀的关阀状态图;
图11:图10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图10中阀芯的剖面示意图;
图12b:图10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0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控制车辆的车门开度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自航式围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