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病原体灭活效果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1069.4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晖;曾沛斌;徐敏;李世林;李玉佳;段晓琼;叶海艳;陈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R1/93 |
代理公司: | 51241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文莉 |
地址: | 61005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活 血浆样品 血液病原体 病毒灭活 质量控制 扩增 人线粒体DNA 核酸序列 两对引物 引物设计 血浆DNA 常规的 长片段 亚甲蓝 减去 短片 血浆 血站 引物 | ||
1.一种血液病原体灭活效果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引物设计:根据人线粒体DNA的核酸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可扩增163bp长的mtDNA短片段和1856bp的长片段;
(2)分别在亚甲蓝病毒灭活前后提取血浆样品中的DNA;
(3)以提取的血浆DNA为模板,用步骤(1)中的引物分别对灭活前后血浆样品中的mtDNA进行PCR扩增;
(4)使用扩增后1856bp片段的ct值减去163bp片段的ct值,得到两种片段的差值即dCP值,通过dCP值的大小初步判断血浆样品是否经过灭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病原体灭活效果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PCR扩增使用体系为分别加入PCR MIX buffer35uL、100mM的dNTP1uL、设计好的100mM上下游引物各0.25uL、40X的SyBR Green0.5uL、5U/uL的FastStart Taq 0.5uL及提取好的DNA模板15uL,混匀后形成57.5uL的PCR反应体系;将混匀后的反应体系置于荧光定量PCR仪中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95℃孵育1min,然后进行45个循环的95℃孵育30sec、60℃孵育30sec和72℃孵育45se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0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