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1142.8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棉;周胡顺;李泽宇;李来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32 | 分类号: | G06K9/32;G06K9/62;G06Q30/02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老城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具 可重复 回收 检测 标识集合 关联关系 继续执行 检测模块 智能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是否存在待归还的目标餐具,若是,则识别目标餐具的目标餐具标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目标餐具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餐具标识集合,若是,则检测餐具标识集合中所有餐具标识的餐具是否均被归还;回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有餐具标识对应的餐具均已被归还时,对目标餐具执行回收操作;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存在未被归还的餐具时,继续执行识别是否存在待归还的目标餐具的操作。可见,实施本发明通过智能化地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不仅能够实现套装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还能够提高用户爱护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意识,提高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使用越来越普及,逐渐代替一次性餐盒,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且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使用量会越来越多以及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出现了独立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以及,套装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然而实践发现,回收回来的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经常出现餐具不完整的情况,尤其是套装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经常出现套装餐具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餐具丢失的情况,这导致降低了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利用率。因此,如何实现回收到套装可重复使用的餐具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能够智能化地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实现套装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提高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识别装置识别是否存在待归还的目标餐具,所述智能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目标餐具;
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识别到存在所述目标餐具时,识别所述目标餐具的目标餐具参数,所述目标餐具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目标餐具的目标餐具标识;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餐具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餐具标识集合,所述餐具标识集合至少包括一个餐具标识;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存在所述餐具标识集合时,检测所述餐具标识集合中所有所述餐具标识对应的餐具是否均被归还;
回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有所述餐具标识对应的餐具均已被归还时,对所述目标餐具执行回收操作;
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有所述餐具标识对应的餐具存在未被归还的餐具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基于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识别装置识别是否存在待归还的目标餐具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所述目标餐具的目标餐具参数之后,以及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餐具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餐具标识集合之前,基于所述智能回收装置对应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目标餐具若干个角度的图像;
第一提取模块,用于基于预先确定出的特征提取模型提取所有所述图像的特征,得到第一特征集合,所述第一特征集合包括所有所述图像的图像特征以及每个所述图像特征在所述目标餐具中对应的位置特征;
第一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餐具标识从预先确定出的特征数据库中筛选与所有所述位置特征对应的第二特征集合;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特征集合是否与所述第二特征集合相匹配,当判断出所述第一特征集合与所述第二特征集合相匹配时,触发所述检测模块执行所述的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餐具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餐具标识集合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来个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