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培养基体以及牛樟芝子实体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1181.8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钢;梁蕾;向婷;金李玲;李文生;杨德明;曾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乳源南岭好山好水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基体 以及 牛樟芝子 实体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牛樟芝子实体栽培的培养基体和牛樟芝子实体栽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牛樟芝固体菌种接种于本申请所述培养基体的表面;将接种在培养基体表面的牛樟芝固体菌种进行继续培养,以便获得所述牛樟芝子实体。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包括培育的牛樟芝不含有三萜类化合物或仅含有含量极低的三萜类化合物,培养资源稀少、成本高、周期长的缺陷。利用该法,牛樟芝子实体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成本大幅降低,所获得的子实体与野生子实体外观、成分一致,药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樟芝子实体栽培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培养基体以及牛樟芝子实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年生覃菌类,学名为(Antrodiacamphorata),是1990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种。其生长区域为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公尺山林间,只生长在台湾特有百年以上的牛樟树树干腐朽之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的牛樟树木材潮湿表面,因其采集不易,加上野生牛樟木近年已被政府列入国宝级生物之一,因此盗采牛樟木社会事件仍有所闻。牛樟芝在台湾被视为独特而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商业价值,是目前台湾最昂贵的野生真菌,在港澳被称为“神芝”,台湾民间称之为“森林中的红宝石”。
但由于牛樟芝一般为野生植物,野生数量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因此,牛樟芝的人工养殖技术正在进一步的开发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牛樟子实体栽培的培养基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培养基体包括:木屑以及粘合剂和水,所述基体的密度为0.5-2g/cm3。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培养基体培养牛樟芝固体菌种,可获得牛樟子实体,牛樟芝子实体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成本大幅降降低,所获得的子实体与野生子实体外观、成分基本一致,药用价值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培养基体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体的密度为0.7-1.5g/cm3。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基体的密度为0.7g/cm3。所述培养基体在0.7-1.5g/cm3密度下,在栽培牛樟芝子实体的过程中,营养液通过培养基体被接种的牛樟芝的吸收的速率可控制在更加适合的范围,既有利于营养成分被牛樟芝吸收,也有利于牛樟芝呼吸空气,进一步提高牛樟芝子实体的栽培成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木屑为混合木屑,包含至少两种树木木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树木为阔叶树木和/或针叶树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阔叶树木是豆科、樟科、蔷薇科、桑科、瑞香科树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针叶树木是松科、柏科、杉科树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阔叶树木是相思木、牛樟木、香樟木、沉水樟木、苹果木、山楂木、桑木、沉香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针叶树木是松木、柏木、杉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混合木屑包括至少柏木或香樟木的一种和松木、杉木或相思木的一种。发明人发现,混合木屑包括柏木或香樟木的一种和松木、杉木或相思木的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牛樟芝的成活效率,所获得的牛樟芝子实体更加饱满,其中的有效成分的总含量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混合木屑包括相思木、柏木、杉木、松木和香樟木屑,所述相思木、柏木、杉木、松木和香樟木屑的质量比为4:1:2:0.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乳源南岭好山好水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乳源南岭好山好水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