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地设备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1194.5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魏华;钟锰;邓小曼;余海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信合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44528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仉玉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浏览器 服务端 桌面 调用 工作信息 设备控制指令 反馈信息 设备请求 用户设备 存储介质 发送设备 发送响应 跨域访问 设备调用 设备发送 文件数据 响应信息 适配性 发送 部署 维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本地设备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应用于在用户设备上操作浏览器,使浏览器通过用户设备上的桌面服务端对本地设备进行调用,包括:浏览器接收调用本地设备请求;浏览器根据调用本地设备请求且基于HTTP协议发送本地设备控制指令给桌面服务端;桌面服务端根据本地设备控制指令调用本地设备工作,同时基于HTTP协议发送响应信息给浏览器,响应信息中包括允许跨域访问标记;桌面服务端接收本地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信息,设备工作信息包括设备工作反馈信息、文件数据;桌面服务端根据设备工作信息且基于HTTP协议发送设备工作反馈信息给浏览器。因此,本发明适配性高,功能不受浏览器的限制,易于部署,易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本地设备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本地设备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较多,其在部署便捷性和访问易用性上具备较高的优势。基于这种架构的系统,逻辑在服务器端编写,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时,将html网页和js脚本、数据表单等内容通过HTTP协议下发到浏览器,由浏览器负责页面渲染、数据展示等操作,用户的所有交互操作都需要依赖于浏览器。常用浏览器包括IE、Chorme、FireFox、Safari等,业务系统可通过JavaScript脚本对浏览器的相关功能进行调用,实现前端的交互操作,例如表单数据过滤检查、动态交互表单提交、动画显示效果等。但各个浏览器对系统脚本代码权限都有控制,不允许对本机硬件设备进行操作。
而在很多业务系统中,业务需求中需要对各类外设进行同步控制操作,例如:在确认签收的时候控制标签打印机打印一张回执;接收到的发票通过扫描仪输出影像并自动提交到服务器端;在申请人办理登记业务时,控制身份证读取器获取身份证信息。这些操作场景都需要使用计算机外设,而浏览器自身并未提供对接外设的相关功能接口。为了实现系统对设备(例如扫描仪、摄像头)的控制,需要对浏览器功能进行拓展。
现有技术常见的方法为开发浏览器插件,不同浏览器有各自的插件接口:IE支持基于COM机制的ActiveX控件技术,Chrome、Firefox、Safari也提供各自的插件技术。基于插件的外设控制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适配性低:每个浏览器产品都有自身的插件规范,需要根据不同的浏览器来开发插件,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就有IE、Chrome、FireFox、Safari等,每个浏览器都去适配的话,开发工作量庞大。(2)功能受限较多:虽然插件是本地代码,但仍然运行在浏览器进程内,受到浏览器各项安全性的约束;(3)不易部署:例如基于IE的ActiveX控件,需要实现安全调用接口并且加具受信任的签名后方可在默认安全级别下安装,在安装时经常出现权限问题,需要手工调整浏览器的安全级别、明细安全控制项等方可正常安装,在大规模系统中会出现很多运维问题,增加大量运维工作量。
因此,开发一种兼容性好、易于维护的本地设备调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本地设备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本地设备调用方法,应用于在用户设备上操作浏览器,使浏览器通过用户设备上的桌面服务端对本地设备进行调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浏览器接收调用本地设备请求;
所述浏览器根据所述调用本地设备请求且基于HTTP协议发送本地设备控制指令给所述桌面服务端;
所述桌面服务端根据所述本地设备控制指令调用本地设备工作,且基于HTTP协议发送响应信息给所述浏览器,所述响应信息中包括允许跨域访问标记;
所述桌面服务端接收本地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信息,所述设备工作信息包括设备工作反馈信息、文件数据;
所述桌面服务端根据所述设备工作信息且基于HTTP协议发送所述设备工作反馈信息给浏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信合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信合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