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2235.2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骆轶;李恒山;曾崇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7/347 | 分类号: | B65D17/34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开口 易开盖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新型开口的易开盖,所述易开盖包括盖体(1)及通过铆钉(2)铆接在盖体一侧的拉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环包括位于所述铆钉一侧的提手(4)及位于所述铆钉另一侧的鹰嘴(5),盖体上设有环绕盖体中心的刻槽(6),所述的刻槽是由多个槽段连接构成的环状结构,包括主段(7)及靠近鹰嘴的开启段(8),所述的开启段为圆弧形,开启段的圆心位于所述铆钉的中心轴线上,开启段的两端均连接延伸段(9),所述延伸段的另一端连接主段,所述的拉环绕铆钉的中心轴线(K)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时,拉环上鹰嘴的鹰嘴尖(10)始终位于刻槽的开启段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段为直线段,设置在开启段两端的切线方向上,延伸段的末端通过过渡段(11)与主段连接,所述的过渡段呈圆弧形,且延伸段与过渡段的一端相切,过渡段的另一端与主段平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启段两端所对应的圆心角为8°至24°,延伸段与盖体的对称中心面之间的夹角为78°至8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为对称结构,所述铆钉的中心轴线位于盖体的对称中心面(12)上,所述的刻槽相对于盖体的对称中心面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的开启段及刻槽的主段均为等深度槽,且开启段的刻槽深度大于主段的刻槽深度,延伸段的刻槽槽底为倾斜结构,延伸段靠近开启段一端的刻槽深度与开启段的刻槽深度相同,延伸段靠近主段一端的刻槽深度与主段的刻槽深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的开启段及刻槽的主段均为等深度槽,且开启段的刻槽深度大于主段的刻槽深度,所述延伸段及过渡段的刻槽槽底为连续的倾斜结构,延伸段靠近开启段一端的刻槽深度与开启段的刻槽深度相同,过渡段靠近主段一端的刻槽深度与主段的刻槽深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刻槽主段的深度是易开盖盖体厚度的50%至70%,刻槽开启段的深度是主段深度的1.05-1.25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其特征在于,刻槽背面的盖体上的设有与刻槽相对的压槽(13),压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压槽的开口宽度是刻槽主段开口宽度的1.5-2.5倍,压槽的深度是刻槽主段深度的15%至25%。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易开盖靠近拉环鹰嘴的刻槽上设计一段开启段,所述开启段为圆弧形,且该圆弧形的圆心位于易开盖拉环铆钉的中心轴线上;
b.在开启段的两端设计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为直线段,且延伸段设计在开启段两端的切线方向上;
c. 在延伸段的远离开启段的一端设计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圆弧形,延伸段通过过渡段与刻槽的主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开口的易开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d.将刻槽的开启段及刻槽的主段设计成不同深度,并将开启段的深度设计成主段深度的1.05-1.25倍;
e.将延伸段及过渡段的槽底设为平滑的倾斜结构,延伸段靠近开启段一端的刻槽深度与开启段的刻槽深度相同,过渡段靠近主段一端的刻槽深度与主段的刻槽深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未经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2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