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致液态金属裂纹形成条件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2336.X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陶武;杨上陆;徐伟;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05 | 分类号: | G01N33/2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祝莲君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金属 裂纹 形成 条件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锌致液态金属裂纹产生条件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镀锌高强度钢材料形成液态金属裂纹的敏感性,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锌源、金相检测仪器、加热线圈、冷却件和加热件;
金相检测仪器,用于测试件的金相分析;
冷却件,在检测过程中用于测试件的冷却处理;
加热件,在检测过程中用于测试件的加热处理;
所述腔体上端面设有测试口,所述测试口与测试件贴合,所述锌源放置在腔体底部;
所述加热线圈环绕在所述腔体的下半段或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下端面;
上端面的所述测试口处设置有可移动挡块;或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开口,所述挡板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可移动挡块;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可移动挡块控制锌蒸汽凝结时间以定量测定锌层厚度;
所述测试件的中间区域与所述腔体上端的所述测试口贴合,并且所述冷却件/所述加热件分别可以作用在所述测试件中间区域;
所述测试件的水平两端分别被加载钳夹持,从而方便施加水平载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致液态金属裂纹产生条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下端面设有另一开口,所述另一开口与所述锌源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致液态金属裂纹产生条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锌源放置在所述基座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致液态金属裂纹产生条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为环形感应加热线圈或蛇形管感应加热线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致液态金属裂纹产生条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多面体,所述测试口为圆形或方形或圆形和方形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致液态金属裂纹产生条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温度监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热电偶或红外热像仪或其他可实现温度检测的仪器。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搭建装置,确保测试件中间区域与腔体上端面的测试口贴合,并且冷却/加热件分别可以作用在测试件中间区域;
步骤二、锌凝结过程,利用加热线圈加热固态锌并鼓出锌蒸汽,打开移动挡块,锌蒸汽接触测试件表面并凝结;
步骤三、关闭移动挡块,利用加热件对测试件进行一定温度的加热,并辅以一定载荷的拉/压力,随后进行冷却处理和卸载处理;
步骤四、对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镀锌高强度板材进行金相分析检测,对不同参数水平下测试件表面的锌致液态金属裂纹进行表征和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北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3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