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枪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2341.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龙;王建;谭华泰;胡为纬;彭亦强;李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47 | 分类号: | B23K3/047;B23K3/08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加热部件 焊枪结构 气体保护 喷淋 待焊接部件 出气孔 喷淋孔 加热 焊接部件 钎料 一体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枪结构,包括:感应加热部件,用于对待焊接部件上的钎料进行加热;气体保护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上,气体保护部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用于朝向待焊接部件设置;喷淋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上,喷淋部上设置有喷淋孔,喷淋孔用于朝向待焊接部件设置。本发明的焊枪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焊枪结构无法实现加热、气体保护和喷淋一体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枪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频感应钎焊过程中需氮气氛围保护,并且在焊后需要喷淋水清洗焊接工件。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单独的气体保护结构和喷淋结构对待焊接件进行气体保护和清洗。
然而,由于气体易扩散,采用单独的气体保护结构的保护效果不佳,且采用独立的气体保护结构和喷淋结构会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枪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枪结构无法实现加热、气体保护和喷淋一体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枪结构,包括:感应加热部件,用于对待焊接部件上的钎料进行加热;气体保护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上,气体保护部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用于朝向待焊接部件设置;喷淋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上,喷淋部上设置有喷淋孔,喷淋孔用于朝向待焊接部件设置。
进一步地,气体保护部和喷淋部相对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的两侧,气体保护部设置感应加热部件的下方,喷淋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感应加热部件包括感应加热主体,感应加热主体为第一环形结构,气体保护部为第二环形结构,第二环形结构与第一环形结构相配适,第二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一环形结构的下方;其中,第二环形结构具有第二腔体和进气孔,出气孔设置在第二环形结构的内圈上且与第二腔体相连通,进气孔用于向第二腔体内输送气体。
进一步地,第二环形结构的中心线与第一环形结构的中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出气孔为多个,多个出气孔间隔设置在第二环形结构的内圈上。
进一步地,焊枪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进气孔相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与进气管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腔体和进气管均连通。
进一步地,喷淋部为第三环形结构,第三环形结构与第一环形结构相适配,第三环形结构设置在第一环形结构的上方;其中,第三环形结构具有第三腔体和进液孔,喷淋孔设置在第三环形结构的内圈上且与第三腔体相连通,进液孔用于向第三腔体内输送液体。
进一步地,第三环形结构的中心线与第一环形结构的中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喷淋孔为多个,多个喷淋孔间隔设置在第三环形结构的内圈上。
进一步地,焊枪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进液孔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与进液管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腔体和进液管均连通。
本发明的焊枪结构通过将气体保护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上,可以在感应加热部件对待焊接部件上的钎料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使气体保护部直接对焊接时的待焊接部件进行气体保护,提高了焊接质量;并且,该焊枪结构还将喷淋部设置在感应加热部件上,可以焊接后喷水对完成焊接的待焊接件进行清洗;该焊枪结构将焊接时需要的气体保护、焊接加热、焊接后喷水喷淋待焊接件几个功能集成在焊枪结构上,实现喷淋,加热,气体保护一体化,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焊枪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