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2390.4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洪涛;张书林;常林桐;王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防丽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7/00;G09F13/20;C09D193/04;C09D109/04;C09D175/04;C09D133/04;C09D7/61 |
代理公司: | 11710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信息载体 防伪结构 目标物 表面分布 表面形成 产品包装 防伪产品 防伪效果 极性基团 露出表面 银行钞票 标识物 防伪纸 仿造 有价证券 分辨 真伪 视觉 门票 印刷 商标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防伪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其中,标识信息载体用于结合在目标物内部和/或表面形成目标物的标识物,标识信息载体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标识信息载体在纸张内部或表面分布位置的不同,防伪纸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或其它效果,例如全部或部分露出表面,或全部隐藏在纸张内部,使公众极易分辨真伪,这种效果通过印刷等方式是无法实现的,仿造成本很高,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标识信息载体和防伪结构可以应用于银行钞票、有价证券、文件证书、门票、商标和产品包装等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防伪技术产品是以防伪为目的,而采用了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在通常的使用中,“防伪”和“防伪技术”可以互换使用。在不同的环境中,“防伪技术产品”也可以被简单地称为防伪产品、防伪制品或防伪物品等。
防伪技术种类很多,主要有印刷防伪技术、化学材料防伪技术、物理防伪技术、数码信息防伪技术、结构和包装防伪技术、人体和生物特征防伪技术等。在纸张防伪技术领域中,水印防伪、安全线防伪及彩色纤维防伪等技术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技术手段采用的防伪标识物所含有的信息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更严格的防伪要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可靠的纸张防伪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标识信息载体,用于结合在目标物内部和/或表面形成目标物的标识物,标识信息载体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由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制成。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为包含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含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为水性丙烯酸、羧基改性水性丁腈胶乳、丁苯胶乳、水性苯丙胶乳、水性聚氨脂、水性聚酰胺树脂和松香改性水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标识信息载体中含有防伪材料。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伪材料包括荧光材料、红外材料、激光材料、磁性材料、珠光粉、光变材料、温变材料和微型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状。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的材料中包括碳酸钙、钛白粉、硫酸钡、二氧化硅、高岭土、立德粉、颜料和染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表面上设置有信息标识。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应了预定信息的标识为图形、符号、文字、字母、数字、二维码或计算机编码。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为片状结构,并且/或者,包括至少两层片层。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片状结构的厚度为15~200μm,并且/或者,片状结构的面积为0.1~400mm2;优选地,片状结构的厚度为30~100μm,并且/或者,片状结构的面积为0.5~100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防丽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防丽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