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紫穗槐蜜花源标识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3587.X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曹炜;祝敏;程妮;赵浩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86 |
代理公司: | 61255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穗槐 标识物 花源 标识化合物 活性研究 质量鉴别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穗槐蜜花源标识物的鉴定方法。本发明紫穗槐蜜花源标识物含有12个分子式分别为:1.C7H6O5;2.C10H7NO3;3.C18H16O8;4.C26H14N14;5.C9H10O5;6.C5H20O5;7.C11H26N2O11;8.C11H12N4;9.C12H24O4S;10.C15H10O6;11.C15H12O5;12.C17H16O4的标识化合物。本发明建立了紫穗槐花源标识物信息,为紫穗槐蜜的质量鉴别及活性研究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科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紫穗槐蜜花源标识物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honey)是一种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的食品,由蜜蜂采集蜜源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后,与蜜蜂自身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天然甜物质。蜂蜜成分复杂,80%为糖,另外还含有酚类物质、有机酸、蛋白质、酶、氨基酸、矿物质等物质。研究证明蜂蜜中的酚类物质是蜂蜜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抑菌等活性。蜂蜜中的酚类物质基本都是来源于蜜源植物,所以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蜂蜜花源紧密相关。同样地,因为一些特定的多酚类物质只出现在一些特有的蜜源蜂蜜中,所以多酚类物质常被作为蜂蜜花源标识物用于蜂蜜花源的鉴别。因此,对于蜂蜜花源标识物的分析和鉴定,是研究蜂蜜理化特征和生物活性、鉴别花源种类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业在现代农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因为国内市场上的蜂蜜产品形式单一,质量良莠不齐,致使中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一直口碑不佳,缺少代表产品。中国地大物博,蜜源植物资源丰富,遍布全国,很多蜂蜜品种有待开发。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为豆科(Leguminosae)紫穗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美国,上世纪20年代被引种到中国,南北均有栽植。《中药辞海》记载其根、茎、叶可作药用,叶微苦、凉,具有祛湿消肿功效。研究证实,紫穗槐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查耳酮、鱼藤酮类和异戊烯基双氢黄酮类,分布在紫穗槐的叶、花、果实及地上部分,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紫穗槐花成紫色穗状,顶生和枝端腋生,花果期较长,一般是5-10月,因此在北方被用作重要蜜源植物。
紫穗槐蜜是蜜蜂采集紫穗槐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贮存在巢脾内,经过自身充分酿造而成的甜物质,以其独特的风味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喜爱,但是,紫穗槐蜜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至今还未有全面的描述,亟待研究。紫穗槐蜜花源标识物的分析鉴定是紫穗槐蜜质量鉴别和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对紫穗槐蜜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分析鉴定紫穗槐蜜花源标识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DAD-Q-TOF-MS)联用技术分析紫穗槐蜜酚类化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建立紫穗槐蜜的指纹图谱,Q/TOF-MS对其标识化合物进行鉴定,建立了紫穗槐花源标识物信息,为紫穗槐蜜的质量鉴别及活性研究提供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3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