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3742.8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2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传感器,其结构包括输气管道、固定卡座、固定轴、电子器件、导风帽、锁定片,导风帽内部正下方安装有电子器件,导风帽的外侧面设有锁定片和输气管道,锁定片和导风帽水平固定,输气管道和锁定片的中线相互垂直,本发明电子器件中空悬挂在空心圆柱底部,从上往下的通风方式,增加电子器件与风力的接触面积,保证全方面受风,避免电子器件单方面受到风力影响,一侧有凝露产生,另一侧则没有,本发明锥帽和输气管道的斜面设置相配合,风从让向上作用的风直接冲向锥帽的内部锥顶又沿着其内部表面下滑,提高气体的扩散效果的同时,也保证风力向下的均匀性,减少电子器件受风力发生摇晃的影响,影响传感器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智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所谓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食品和饮料公司通常会在工厂中使用压力传感器,也是智能传感器一种,主要测量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但是,如果压力传感器上面发生冷凝现象,则可能会导致既定的校准失效,或称“校准漂移”,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操作生产设备的工人可能不知道已经发生了故障,有的时候,校准失效或者没有进行校准会导致生产过程中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传感器,其结构包括输气管道、固定卡座、固定轴、电子器件、导风帽、锁定片,所述导风帽内部正下方安装有电子器件,所述导风帽的外侧面设有锁定片和输气管道,所述锁定片和导风帽水平固定,所述输气管道和锁定片的中线相互垂直,所述输气管道和导风帽连通,所述输气管道通过固定轴和固定卡座固定在墙面上,所述锁定片为环形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输气管道为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输气管道远离导风帽的那端设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和输气管道水平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输气管道与导风帽相连接的那部分为倾斜设置,角度为35-60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输气管道靠近导风帽所在端面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内直径,管道直径的大小由大变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风帽由锥帽、空心圆柱、横向锁定杆组成,所述空心圆柱顶端安装有锥帽,所述锥帽和空心圆柱为模具一体化结构,所述空心圆柱的内壁底部安装有横向锁定杆,所述横向锁定杆水平两端和空心圆柱内壁活动卡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向锁定杆由主横杆和转轮组成,所述主横杆水平两端和空心圆柱内壁活动卡合,所述主横杆上设有两个转轮,所述转轮和主横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用两个转轮紧紧固定住利用绳索固定的电子器件。
本发明一种智能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电子器件中空悬挂在空心圆柱底部,从上往下的通风方式,增加电子器件与风力的接触面积,保证全方面受风,避免电子器件单方面受到风力影响,一侧有凝露产生,另一侧则没有。
2.本发明锥帽和输气管道的斜面设置相配合,风从让向上作用的风直接冲向锥帽的内部锥顶又沿着其内部表面下滑,提高气体的扩散效果的同时,也保证风力向下的均匀性,减少电子器件受风力发生摇晃的影响,影响传感器的测量。
3.本发明输气管道靠近导风帽所在端面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内直径,风流通的直径由大变小,加速出风的速度,进一步地加速电子器件周围的空气流通,避免发生凝露现象。
4.本发明电子器件不仅通过转轮锁定绑定用的绳索,还通过螺纹咬合方式增强转轮和主横杆的连接关系,间接提高电子器件安装的稳定性,避免电子器件左右摇晃导致受风不均匀,发剩凝露现象或者校准发生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3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