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4029.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石云峰;李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F03B11/0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1602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流 河流 多体发 电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属于发电设备领域。该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包括:主船体、至少一个副船体、捕能装置;各个所述副船体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主船体的外侧;发电设备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的上表面上;所述捕能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所述捕能装置的上端能够与所述发电设备连接。本发明采用多船体(双船体、三船体或多船体)结构将发电设备设置在水面的上方,增加了发电平台稳定性,使得发电平台更能适应水况差,波浪大的水域,减少了水下维修养护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
背景技术
海洋能及河流能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开发和利用海洋能及河流能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潮流能发电已成为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活跃的分支,对缓解能源紧张、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海洋能发电装置一般都是将发电设备(发电机组、变速设备)直接放在水下与捕能装置连接。捕能装置中的叶轮的轮毂主轴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或者通过变速设备与发电机相连,且都放置在水下,尽管这种装置更好的实现了发电,减少了发电功率损耗。但发电设备需要长期浸渍在水中,势必会对发电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发电机组、变速齿轮箱、轮毂主轴等必须密封,以免水对变速设备和发电机组造成腐蚀破坏,过高的设备密封要求大大增加了投入成本,另外,发电机如果进水,发电机就会无法维修,必须更换新的发电机。
而且,发电设备均在水下造成水下设备的结构巨大,只能在水下进行维护或者启用更大的吊装设备将水下设备吊出水面后进行维护,这也造成后期维护费用巨大且维修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将发电设备设置在船体上,即不再浸渍在水中,增加发电平台稳定性,并减少水下维修养护的费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潮流能及河流能的多体发电船,包括:主船体、至少一个副船体、捕能装置;
各个所述副船体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主船体的外侧;
发电设备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的上表面上;
所述捕能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
所述捕能装置的上端能够与所述发电设备连接。
所述捕能装置包括:叶轮、水下转动轴、水上转动轴、连接臂和柔性传动部件;
所述连接臂为壳体结构,在所述连接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口;
所述水上转动轴安装在所述连接臂的内腔的上部,其一端从连接臂上端的出口伸出后与所述发电设备连接;
所述水下转动轴安装在所述连接臂的内腔的下部,其一端从连接臂下端的出口伸出后与所述叶轮连接;
所述水上转动轴和水下转动轴平行设置,两者之间通过柔性传动部件连接;
所述柔性传动部件位于所述连接臂的内腔中。
所述捕能装置的叶轮的叶片所在的平面是铅垂面,且与主船体的中心轴线所在的铅垂面垂直。
所述柔性传动部件采用皮带、绳索或者柔性链条;
所述柔性传动部件采用一个头尾相连的整体部件,其下部螺旋缠绕在所述水下转动轴上,其上部螺旋缠绕在所述水上转动轴上;
或者,所述柔性传动部件采用N根平行的链条,N大于等于2;在所述水上转动轴上安装有N个与其同轴线的齿盘,在水下转动轴上安装有N个与其同轴线的齿盘;每根链条的上部绕过水上转动轴上的齿盘,下部绕过水下转动轴上的齿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