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及装配式内隔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4469.0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王秒;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C2/30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内隔墙系统 定位支撑装置 墙板 装配式建筑 底部连接 方便更换 支撑墙板 纹理 内隔墙 装配式 伸缩 快拆 快装 墙面 施压 竖直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及装配式内隔墙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包括墙板和定位支撑装置,定位支撑装置与墙板的底部连接以支撑墙板,定位支撑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伸缩,以能够对墙板施压定位。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可快装快拆,而且可根据用户具体需求在不破坏其他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安装位置,灵活性高,方便更换墙面纹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及装配式内隔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以构件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目前一种装配式施工方法是将预制外墙、预制梁、预制柱和预制楼板装配完成后,将预制内隔墙连接在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之间。
通常将预制内隔墙与下层楼板也就是室内的地面连接的方式是,通过混凝土将预制内隔墙的下端与下层楼板砌在一起,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预制内隔墙的下端与下层楼板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安装要求。安装完内隔墙后,再对地面进行铺设木地板或者瓷砖等装饰层。
存在的问题时,当对地面完成装修后,用户想改变空间风格或者需要更换内隔墙时,内隔墙与地面的拆装不便,还会对地面的装饰层造成破坏,内隔墙的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及装配式内隔墙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隔墙拆装不便、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内隔墙系统,包括:墙板和定位支撑装置,定位支撑装置与墙板的底部连接以支撑墙板,定位支撑装置还用于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伸缩,以能够对墙板施压定位。
进一步地,装配式内隔墙系统还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墙板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墙板单元,一个连接单元与相邻设置的多个墙板单元均插接,以将相邻设置的多个墙板单元连接,从而实现一个所述连接单元与多个所述墙板单元错位插接。
进一步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多个凸起;墙板单元的端部设有沿墙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孔洞;多个凸起与相邻设置的多个墙板单元上的相应孔洞一一插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一字形连接板,一字形连接板上的凸起为N个,墙板单元上的孔洞为N个;
相邻设置的两个墙板单元呈一字形设置,一字形连接板上的M个凸起与相邻设置的两个墙板单元中的一个的M个孔洞插接,一字形连接板的N-M个凸起与相邻设置的两个墙板单元中的另一个的N-M个孔洞插接,其中M小于N。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两个支板上均设置有凸起;
相邻设置的两个墙板单元呈L形设置,L形连接板的一个支板上的凸起与相邻两个墙板中的一个的相应孔洞插接,L形连接板的另一个支板上的凸起与相邻两个墙板中的另一个的相应孔洞插接。
进一步地,装配式内隔墙系统还包括收边墙板段,收边墙板段设置在呈L形设置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收边墙板段上设有收边孔洞;
L形连接板的拐角处设有收边凸起,收边凸起插接在收边孔洞内。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T形连接板,T形连接板的三个支板上均设有凸起;
相邻设置的三个墙板单元呈T形设置,T形连接板的三个支板上的凸起与相邻设置的三个墙板单元上一一相应的孔洞插接。
进一步地,多个连接单元形成一个连接单元组,连接单元组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为位于墙板单元的顶端的顶部连接单元组,另一个为位于墙板单元的底端的底部连接单元组,定位支撑装置与底部连接单元组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固定在底板上,活动部与底部连接单元组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且定位件位于底部连接单元组的凸起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