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顶进外接支管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5148.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卫;宋叔苹;蒋淦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外接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顶进外接支管施工方法,管道支接施工中,先对支管与总管连节点处通过旋喷桩加固处理,然后通过顶管工艺将支管顶进至总管外壁,在总管接入支管部位钻孔取洞以接入支管,再以总管内部为操作空间,浇筑细石混凝土封堵总管与支管外壁间空隙,并向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的环向槽口内注入防水沥青,完成防渗漏处理,相比于常规方法,减少了地面部分的施工,施工场地易于布置,工程进度加快,前期投入顶管设备成本增加约10%,省去对原有管线进行迁移和保护的费用,节省成本约30%,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避免了沟槽开挖,消除了地面施工占用道路交通的弊端,并减少了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扬尘等的污染,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开挖顶进外接支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但是在城市道路进行地下管道支接施工时,传统方法通常是通过开挖路面形成基坑,然后在基坑内进行支管接入施工,经常会需要大量的管线迁移,并且占用道路交通,施工也会产生噪音与扬尘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方法通过开挖路面形成基坑,然后在基坑内进行支管接入施工,经常会需要大量的管线迁移,并且占用道路交通,施工也会产生噪音与扬尘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非开挖顶进外接支管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开挖顶进外接支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工艺流程:
进一步地,施工准备,材料准备及构配件:支管管节、钢套、模板、聚氨酯发泡剂、细石膨胀混凝土、防水沥青、砂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机械设备进场,水准仪、经纬仪、高压旋喷桩机、顶管设备、取芯钻孔机,作业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详细了解场地地层分布,地下水水位和水质情况,搜集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资料,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场地平整,划分出材料和设备堆放地,妥善保管;
进一步地,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和设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搞清现场的水准点或导线点位置和高程数据、坐标数据,在管线附近设立临时水准点、坐标点,设立牢固醒目的标志,定出管道主线、支线位置和主要附件位置,并在支管与总管节点两侧确定旋喷桩桩位,并做好标识,根据管线位置,定位顶管工作坑位置,待开挖完成后,进一步定位顶管位置及其轴线;
进一步地,土体加固,在支管接入总管的节点处,采用φ800mm的双重管高压旋喷桩布置在总管的管节进行加固,在总管管壁两侧各布置3排双重管高压旋喷桩,管顶布置4排,沿总管管节纵向4.5m,2.5m管节两端各延伸1.0m,管壁两侧加固注浆体厚6.0m,接入处中心线两侧各3.0m,管顶注浆体厚2.0m,双重管高压旋喷桩间距均为0.5m,桩与桩之间喷浆搭接范围0.2m-0.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存储的索引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
- 下一篇:吊舱式推进器及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