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舱式推进器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5192.3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为;段瑞春;杨勇;田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0/00 | 分类号: | B63H20/00;B63H21/17;H02K9/00;H02K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舱式 推进器 船舶 | ||
1.吊舱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转单元(1)和动力单元(2);
其中,所述动力单元(2)包括:支杆(3)、螺旋桨(4)、电机外壳(5)、转子(6)、定子(7)和两个环形导热件(8);
其中,所述转子(6)、所述定子(7)和所述环形导热件(8)均位于所述电机外壳(5)的内部;
所述支杆(3)和所述螺旋桨(4)均位于所述电机外壳(5)的外部;
所述支杆(3)分别与所述回转单元(1)和所述电机外壳(5)相连;
所述螺旋桨(4)连接于所述转子(6)的转轴(9)端部;
所述两个环形导热件(8)均与所述电机外壳(5)相接触,以及分别与所述定子(7)的两个绕线端部(10)相接触并分别完全包裹所述两个绕线端部(10),其中,所述环形导热件(8)的截面积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下底边与所述电机外壳(5)相接触,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较其斜边更靠近所述定子(7)的铁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导热件(8)为,以填充料为氮化铝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灌封而获得的呈环形的导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导热件(8)为,以填充料为氮化硼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灌封而获得的呈环形的导热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杆(3)的外壳和所述电机外壳(5)一体成型;
在推进方向上,所述电机外壳(5)的首端和尾端均连接所述支杆(3);
在推进方向上,所述支杆(3)的宽度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所述支杆(3)的宽度小于所述电机外壳(5)的宽度;
所述支杆(3)的长度自上向下逐渐增大;
所述支杆(3)通过连接法兰(12)与所述回转单元(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轴承(13)和两个环形轴承座(14);
其中,所述轴承(13)和所述环形轴承座(14)均位于所述电机外壳(5)的内部;
所述两个轴承(13)分别设置于所述定子(7)的两侧,以支撑所述转轴(9);
所述两个环形轴承座(14)分别用于支撑所述两个轴承(13);
所述环形轴承座(14)的外围与所述电机外壳(5)的内壁相接触,以起到密封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单元(1)包括:电动转向电机(15)、转向马达(16)、方位角回转轴承(17);
其中,所述方位角回转轴承(17)与所述支杆(3)的上端相连;
所述方位角回转轴承(17)的最大旋转角度为360°;
所述电动转向电机(15),用于为所述转向马达(16)提供动力;
所述转向马达(16),用于通过驱动所述方位角回转轴承(17)的旋转,以带动所述支杆(3)进行转动。
7.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舱(18)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吊舱式推进器;
其中,所述吊舱式推进器的回转单元(1)位于所述船舱(18)的内部;
所述吊舱式推进器的动力单元(2)位于所述船舱(18)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1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开挖顶进外接支管施工方法
- 下一篇:小区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