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5274.8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强;许立军;何高飞;彭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2 | 分类号: | H01R12/72;H01R13/02;H01R13/502;H01R13/516;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林媛媛 |
地址: | 52387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含绝缘体、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屏蔽外壳及金属壳体。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体的上表面并向后延伸。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体的下表面并向后延伸,且位于第一导电端子的下方。屏蔽外壳套设绝缘体,且具有插接端及安装端;金属壳体具有多个接地结构,且金属壳体套设于屏蔽外壳的安装端,使接地结构完全位于第二导电端子的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电子电路布局(layout)面积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传输接口的发展,具有许多优点的USBType-C问世。USBType-C的具有插入无方向性、体积小巧、支援高电流充电、传输速度快、电磁干扰与RFImitigation特性强化及耐用等优点,USBType-C不仅使用越来越广泛,也逐渐引领市场。
传统Type-C高阶产品多在金属外壳设置引脚(DIP脚)以实现接地,然而,传统连接器所采用的方式仍会占用电路板多余的面积,造成连接器整体体积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含绝缘体、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屏蔽外壳及金属壳体。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体的上表面并向后延伸。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体的下表面并向后延伸,且位于第一导电端子的下方。屏蔽外壳套设绝缘体,且具有插接端及安装端;金属壳体具有多个接地结构,且金属壳体套设于屏蔽外壳的安装端,且使接地结构完全位于第二导电端子的下方,可减少连接器整体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结构包含延伸段及安装段。延伸段自第二导电端子的下方向第二导电端子方向延伸,安装段连接于延伸段且平行于第二导电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更包含开槽,以供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穿过开槽,接地结构位于第二导电端子内侧,以组设至电路板。如此,金属壳体安装于屏蔽外壳时,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接地结构的安装段将呈现可与电路板抵贴的态样,当连接器组设于电路板时,可同时完成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接地结构的组设而简化连接器的安装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与屏蔽外壳利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而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具有第一顶面、第二顶面、第一侧面、第一底面、第二底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一顶面及第二顶面垂直且连接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第一底面大致上平行第一顶面。第二底面大致上平行第二顶面。第二侧面与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垂直且连接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大致平行,连接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以形成卡固部。屏蔽外壳的左侧延伸段及右侧延伸段分别固接于卡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壳体更包含开槽,开槽自第二侧面沿第二底面往第三侧面延伸,接地结构自第二侧面往开槽中央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外壳具相对应上下侧设置的二凹槽,分别匹配地容纳第一顶面及第一底面。使金属壳体组装至屏蔽外壳时能精准地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外壳具有本体、左侧延伸段及右侧延伸段。左侧延伸段自本体延伸而出,固接于卡固部且抵顶第三侧面;右侧延伸段相对于左侧延伸段自本体延伸而出,固接于卡固部且抵顶第三侧面。藉此,金属壳体的卡固部可与屏蔽外壳稳固结合,使金属壳体与屏蔽外壳不因轻微的碰撞而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外壳为一体式结构,使屏蔽外壳具防水的功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包含基座、第一载板及第二载板。第一载板穿过基座并延伸而出且局部埋置第一导电端子;第二载板局部埋置第二导电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更包含防水圈,防水圈套设于屏蔽外壳远离金属壳体的端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液体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