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探测器及红外气体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5339.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刘延祥;王翊;周宏;王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3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探测器 滤波结构 超材料 探测芯片 补偿单元 红外光 红外气体传感器 红外探测器芯片 超材料结构 传统滤光 待测气体 红外探测 集成设置 集成度 传感器 检测 替代 申请 | ||
1.一种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n个检测单元和m个补偿单元,其中n≥1,m≥1;
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包括1个探测芯片(10)和1种第一类超材料滤波结构(20);每个补偿单元包括1个探测芯片(10)和1种第二类超材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1种所述第一类超材料滤波结构(20)允许1种待测气体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波长的红外光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超材料滤波结构(20)允许无气体红外吸收的至少一个波长的红外光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滤波结构(20)包括第一金属层(21)、介质层(22)和第二金属层(23),所述介质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21)和第二金属层(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类滤波结构(231)的所述第二金属层(23)的结构互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类滤波结构(232)的所述第二金属层(23)的结构互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芯片(10)为热电堆芯片、热释电芯片、光电芯片中的任一种。
8.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光源(2)、光学气室(3)和红外探测器,所述光学气室(3)的一端设有红外光源(2),所述光学气室(3)的另一端设有红外探测器;
其中,所述红外探测器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包括第一类滤波结构(231)和第二类滤波结构(232);
所述第一类滤波结构(231)中的滤波结构允许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波长的红外波通过,所述第一预设波长为待测气体的红外吸收特征波长;
所述第二类滤波结构(232)中的滤波结构允许至少一个第二预设波长的红外波通过,所述第二预设波长为无红外吸收的红外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还包括配套电路(4),所述配套电路(4)分别与所述红外光源(2)和所述红外探测器连接,所述配套电路(4)用于调制光源、采集并处理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电路(4)包括光源调制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通讯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3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