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5359.6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涛;谢超;刘锦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1D3/04;C01D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孙永刚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盐高 cod 废水 回收 排放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高盐高COD废水通过预处理,去除COD、总氮、SS、重金属离子;步骤二、对经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双级浓缩通过RO‑NF‑NF‑RO浓缩得到高浓度的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步骤三、采用高压平板膜过滤高浓度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蒸发浓缩得到纯度99%的结晶盐。本发明的工艺对于高盐废水的处理做到层层递进,整个工艺无废水排放,能够去除特征目标污染物,且能够保证下一步反应的进水要求,系统工艺的废水回收率接近于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系统及工艺,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用水资源的紧张及西北部地区淡水资源的匮乏,对废水处理的零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面对严峻的用水状况,需要开发新型、节能、经济、高效的零排放废水处理工艺。政府鼓励企业提高工业水回收率,提高中水回用效率,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
高盐高COD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瓶颈较为明显,废水来源广泛,如煤化工废水、矿井水、电镀废水等,且水量较大。高盐废水根据来源都有一定的特征:一、废水含盐量高,煤化工废水的含盐量在5000-8000mg/L,矿井水含盐量大于1000mg/L。二、有机物成分复杂、浓度高、COD浓度高、生化性差,化工类生产废水含醚、酚、烃类物质,含盐量高又制约了微生物的活性,所以传统的生化法无法有效去除废水污染物质。三、水质波动大,企业废水根据生产量要求的不确定性,排放出的废水水质、水量都有较大波动。四、污染物种类多,含有无机盐、细菌、氨氮、Ca2+、Mg2+、Si、Ba2+、Sr2+、以及重金属离子。
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主要由预处理部分、浓缩部分、蒸发结晶部分组成。预处理技术以芬顿、软化、超滤、离子交换多种技术组合。芬顿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通过软化可以去除硬度;超滤作为浓缩RO膜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RO端进水SDI,降低浊度、SS,减轻RO膜的污堵。现有高盐水预处理技术大都是在这两步基础上演化出来的工艺组合。例如碳酸钠软化+V型滤池+超滤+弱酸离子交换,机械加速澄清+过滤+超滤+钠离子交换+弱酸离子交换。但对于有机物含量高的高盐废水,COD高,而反渗透进水要求COD较低,所以预处理部分应先通过物化+生化的方法去除有机物。浓缩部分大多采用多种膜耦合技术,例如NF(纳滤)+RO(反渗透)、EDI(电渗析)+RO(反渗透)、FO(正渗透)+RO(反渗透)的耦合浓缩工艺,但正渗透技术和电渗析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渗透技术虽然无需高压泵的提升,但是需要匹配合适的驱动液和过滤膜;电渗析技术适合4000-5000mg/L的含盐量,盐分过高影响脱盐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系统及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双级浓缩单元和蒸发结晶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芬顿系统、软化池、MBR系统、UF系统和离子交换系统,废水经调节池均质均量后进入先进入芬顿系统,然后进入软化系统。软化静置后产水进入MBR系统,MBR处理后进入UF系统,最后进入离子交换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