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5596.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君;张冬青;张荔;郭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11670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液 过滤 复合菌剂 好氧真菌 微藻生物 处理池 畜禽粪 吹脱 沉淀分离 出水调节 处理效率 达标排放 多级处理 微藻养殖 依次处理 沼液处理 净化 沉积池 吹脱塔 净化池 废水 配合 | ||
1.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畜禽粪污沼液废水输送到沼液沉积池(1)进行沉淀分离,以去除沼液中悬浮物;
S2:将步骤S1得到沼液调节pH后通入强效吹脱塔(2)进行吹脱处理,并将吹脱后的出水调节pH;
S3:将步骤S2得到沼液输送到环形处理池(3)进行多级处理,依次经过原生填料的过滤坝、负载好氧真菌填料的过滤坝,负载复合菌剂填料的过滤坝;
S4:将步骤S3得到沼液输送到微藻生物净化池(4)中进行微藻养殖净化,最后使沼液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入强效吹脱塔(2)前调节pH至11~12;吹脱后出水调节pH至8~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效吹脱塔(2)中填料为空心球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原生填料为细砂、沸石以及生物质颗粒按照质量比为2:4:1混匀,其中,所述细砂的平均粒径为0.35~0.25mm,所述沸石的粒径为1~1.5cm,所述生物质颗粒的粒径为6~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负载好氧真菌填料、负载复合菌剂填料的制备方法为:1)配制基体填料,将生物质颗粒、粘土、硅藻土、钛白粉、石墨粉按照2:3:4:1:2比例研磨混合,挤压造粒,得到疏松多孔的基体填料;2)将好氧真菌、复合菌剂分别以2ml/g、3.5ml/g的剂量与所需量的基体填料进行喷洒混合,分别得到负载好氧真菌填料、负载复合菌剂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真菌主要为酵母菌;所述复合菌剂为红螺菌、粪肠球菌、贝氏硫细菌按照3:2:2的比例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原生填料的厚度为15~25cm,所述负载好氧真菌填料的厚度为10~20cm,负载复合菌剂填料的厚度25~30cm。
8.一种畜禽粪污沼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沼液沉积池(1)、强效吹脱塔(2)、环形处理池(3)、微藻生物净化池(4);
其中,所述环形处理池(3)包括用于搭载原生填料的第一过滤坝(31)、用于搭载负载好氧真菌填料的第二过滤坝(32)、用于搭载负载复合菌剂填料的第三过滤坝(33)、用于调控各个过滤坝的中心柱(34),所述第一过滤坝(31)、第二过滤坝(32)、第三过滤坝(33)表面包括前部设置的坝体部、后部设有平整部,所述坝体部设有坝体网兜(5),所述平整部设有多组填料网板(6);
所述第一过滤坝(31)、第二过滤坝(32)、第三过滤坝(33)周向设置在中心柱(34)的圆周面,且第一过滤坝(31)、第二过滤坝(32)、第三过滤坝(33)依次交错设置使其整体呈类螺旋型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坝(31)、第二过滤坝(32)、第三过滤坝(33)靠近中心柱(34)一侧中部各通过一个第一连接杆(35)贯穿中心柱(34)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坝(31)、第二过滤坝(32)、第三过滤坝(33)靠近环形处理池(3)内壁一侧中部各通过一个第二连接杆(36)贯穿环形处理池(3)壁,且第二连接杆(36)端头处设有角度显示器(37);所述中心柱(34)内与各个第一连接杆(35)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个调节带轮(7),所述每个调节带轮(7)上方的中心柱(34)顶面各设有一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纵向带轮(71)、换向齿轮组(72)、调节钮(73),所述纵向带轮(71)与调节带轮(7)通过传动带(74)连接,所述调节钮(73)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组(72)与纵向带轮(71)连接,所述环形处理池(3)与第一过滤坝(31)位置对应处上方设有进液口(38),环形处理池(3)与第三过滤坝(33)位置对应处下方设有出液口(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5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生态磁化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坑塘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