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6349.4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李宏宝;杨斌;李靖;陈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3/113;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显示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本申请中,电子设备采集第一时间段内的脉搏数据,并在确定脉搏数据中包含异常脉搏数据之后,确定第二时长与第一时长的比值。其中,第一时长是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第二时长是异常脉搏数据的累计时长。当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显示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包括第一生理特征参数,从而能够保证向用户显示的生理数据是正确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可以检测睡眠分期数据、压力指标数据、血压等人体的生理数据。以睡眠分期数据为例,人体的睡眠状态可以由人体的自主神经控制,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可以通过人体的脉搏数据体现。基于此,可穿戴设备例如可以通过检测人体的脉搏数据检测并显示人体的睡眠分期数据。
然而,心律失常也会作用到脉搏数据上,而心律失常期间对应的脉搏数据并非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因此,若用户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可穿戴设备检测及显示的睡眠分期数据是错误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所显示的数据是错误数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包括:采集第一时间段内的脉搏数据,所述第一时间段的长度是第一时长;确定所述脉搏数据中包含异常脉搏数据,所述异常脉搏数据是指对应心律失常的脉搏数据;确定第二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的比值,所述第二时长是所述异常脉博数据的累计时长;当所述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显示第一生理数据,所述第一预设值是大于0小于1的值,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包括第一生理特征参数。
其中,电子设备确定所采集的脉搏数据中包含异常脉搏数据之后,为了量化心律失常累计时长的相对长度,确定第二时长与第一时长的比值。其中,第一时长是第一时间段的长度,第二时长是异常脉搏数据的累计时长。当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认为心律失常的累计时长相对较长,电子设备可以显示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包括第一生理特征参数。这样能够在用户存在一定程度心律失常症状时,显示正确的生理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显示第一生理数据和第二生理数据,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1,所述第二生理数据包括第二生理特征参数。采用本实现方式,电子设备能够在保证显示正确的生理数据的基础上,显示尽量多的生理特征参数,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比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显示第三生理数据,所述第三生理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生理特征参数、第二生理特征参数和第三生理特征参数。其中,当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用户心律失常的累计时长相对较短,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显示用户较多的生理特征参数。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所显示的生理数据的正确性,还能够使得所显示的生理数据较为详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所述第一生理数据之前,还包括:采用加速度ACC检测方法解析所述脉搏数据,得到所述第一生理数据。本申请中,当脉搏数据中存在一定量(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异常脉搏数据时,采用心肺耦合(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检测方法或者心律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检测方法解析脉搏数据,无法得到正确的生理数据,所以,电子设备采用加速度(acceleration,ACC)检测方法解析脉搏数据,从而能够得到正确的生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