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内的智能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6903.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龚雪文;葛建坤;李彦彬;刘艳飞;王梓宇;程玉佳;陈思展;王慧敏;张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G06Q50/02;G06Q10/04;G06Q1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高丽华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智能 灌溉系统 | ||
1.一种温室内的智能灌溉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得到温室作物的需水量估算模型;
a、利用辐射监测模块对温室内的太阳辐射进行监测,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总辐射R;利用温度监测模块和湿度监测模块对温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得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相对湿度RH和平均温度T,并利用蒸腾量监测模块得到单位时间内的蒸腾量ET;
所述的蒸腾量监测模块为蒸渗仪,将蒸渗仪埋入温室中部的土壤内,移栽多个长势均匀无病虫害的幼苗,并定植于蒸渗仪内,其间距和行距与大田相同,待植株长至40cm高时做搭架处理,并利用水量平衡法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蒸腾量ET;具体公式为:
ET=Tc·A=(Wt-1-Wt)/ρ+Ir;
式中Tc为时间段内农田耗水量,mm;A为蒸渗仪表面积,mm2;Wt-1和Wt分别为t-1时刻和t时刻蒸渗内土体质量,g;ρ为水的密度,1.0g/cm3;Ir为时段内进入到蒸渗仪内的水量,mm3
b、利用平均相对湿度RH和平均温度T得到平均水汽压差VPD;平均水汽压差VPD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es是饱和水汽压(kPa),T为气温(℃);
式中:ea是实际水汽压(kPa),RH是相对湿度(%),es是饱和水汽压(kPa)
水汽压差VPD=es-ea;
c、将对应的多组日总辐射R和多组日平均水汽压差VPD与多组日蒸腾量ET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温室作物的需水量估算模型;所述的需水量估算模型以多个时间段内的总辐射R、平均温度T和平均相对湿度RH建立多个对应时间段内的需水量估算模型,利用所述多个对应时间段内的需水量估算模型对下一个对应的多个时间段内的蒸腾量ET进行评估;
S2、利用温室作物的需水量估算模型建立智能监测灌溉系统;
所述智能监测灌溉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需水量监测模块和预警灌溉系统,环境监测模块包括辐射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湿度监测模块;并利用辐射监测模块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总辐射R,利用温度监测模块得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温度T,利用湿度监测模块得到单位时间内的平均相对湿度RH,根据平均温度T和平均相对湿度RH得到平均水汽压差VPD,将平均水汽压差VPD和总辐射R输入需水量估算模型得到单位时间内的蒸腾量ET,将单位时间内的蒸腾量ET累加得到总蒸腾量sum(ET),当sum(ET)20mm,需水量估算模型将数据上传至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环境监测模块继续对温室内总辐射R、温度T和相对室内RH进行监测,当sum(ET)≥20mm时,需水量估算模型经控制器向预警灌溉系统发出警报,并通知用户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经用户确定后,有灌溉系统在所述灌溉时间实施预定灌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的智能灌溉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警灌溉系统还包括人为设定灌溉,可以有人为自行设定灌溉时间和灌溉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的智能灌溉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监测模块为光量子传感器,温度监测模块为温度记录仪测量;湿度监测模块为湿度记录仪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的智能灌溉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位时间为d,d的单位为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内的智能灌溉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时间段的单位为月或季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9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智能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育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