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及其氧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7245.5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李克青;李秋雨;朱益民;李铁;唐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5/40 | 分类号: | C01F5/40;B01J4/00;B01J19/24 |
代理公司: | 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莹;李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喷头 喷淋 反应器 喷气头 气泵 水泵 管路连通 氧化装置 烟气脱硫副产物 气液接触反应 脱硫废水处理 反应器上部 传统曝气 反应效率 含氧气体 湿式镁法 亚硫酸镁 氧化反应 氧气发生 液相主体 硫酸镁 面积和 泵入 成液 雾化 液滴 废水 | ||
1.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喷淋反应器(7),水泵(1),气泵(10),所述喷淋反应器上部设有液体喷头(5),下部设有喷气头(8),所述喷淋反应器底部与脱硫废水池以第一管路(14)连通,脱硫废水池与水泵(1)以第二管路(15)连通,第一管路(14)与第二管路(15)连接处以三通阀Ⅰ(13)连接,水泵(1)与液体喷头以第三管路(16)连通,气泵(10)与喷气头(8)以第四管路(1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反应器(7)的高径比1:1.5-1.8;所述液体喷头(5)的喷嘴类型为陶瓷螺旋喷嘴;所述喷气头(8)的数量为6-10个,喷气头(8)与竖直方向之间倾角为30-60°,并按顺时针方向呈椭圆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在第三管路(16)上设置液体流量计(3)、压力表(4),在第四管路上设有气体流量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在第三管路上(16)设有三通阀门Ⅱ(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的喷淋反应器上部设有自动排气阀(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12),PLC控制器连接三通阀门Ⅱ(2)、三通阀门Ⅰ(13)、水泵(1)、气泵(10)、液体流量计(3)、压力表(4)和/或气体流量计(9);实时监测压力和流量以控制水泵进水流量、压力和气泵进气流量。
7.一种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副产物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液相进入气相的方式反应,液相以微米级液滴进入分散的气相充分反应,将含有亚硫酸镁的液体氧化成含硫酸镁的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氧化装置进行氧化反应,将脱硫废液中的亚硫酸镁氧化成硫酸镁;切换三通阀Ⅰ(13)方向,使脱硫废水池与水泵连通,WM-FGD废水经水泵抽入液体喷头,经液体喷头雾化成液滴进入喷淋反应器中,同时,含氧气体经气泵泵入喷气头进入喷淋反应器,液滴中的亚硫酸镁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镁,切换三通阀Ⅰ(13)方向,使喷淋反应器底部与水泵连通,反应液循环进入喷淋反应器中继续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反应装置运行过程中,使用PLC控制器自动控制,通过PLC实时监测液体流量、压力和气体流量,控制水泵进水流量、压力和气泵进气流量,当硫酸镁氧化率≤85%时,控制三通阀Ⅰ(13)方向,使喷淋反应器底部与水泵连通,继续循环反应,当硫酸镁氧化率≥85%时,使用PLC自动控制三通阀Ⅱ(2)连通方向,喷淋反应器内反应液经三通阀Ⅰ、水泵、三通阀Ⅱ排出,不再进入喷淋反应器内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水压力为0.1-0.25MPa,液滴粒径为50-500μm,液滴在喷淋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在15-20s,喷淋反应器中的液气比(L/m3)为1: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72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