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层紫色土活土保水耕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77305.3 申请日: 2019-09-17
公开(公告)号: CN110447332B 公开(公告)日: 2022-06-21
发明(设计)人: 李富程;巨莉;袁正蓉;何孟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B79/00 分类号: A01B79/00
代理公司: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代理人: 吕春艳
地址: 62101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薄层 紫色土 活土保水 耕作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紫色土活土保水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长坡方向将坡面分成若干耕作模块,相邻耕作模块之间留有20‑30cm的第一免耕区;在耕作模块内进行间歇式深耕,深耕形成宽垄和第二免耕区,宽垄地面高度在耕作作用下自然上浮10‑15cm,宽垄的幅宽为1.5‑6m,第二免耕区的宽度为15‑30cm;相邻宽垄间间歇采用斜向40‑50°和斜向130‑140°的耕作方向进行耕作。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耕作方法存在的易造成土层日益变薄,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和聚土免耕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耕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层紫色土活土保水耕作方法。

背景技术

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自然肥力高,但频繁的耕作与不合理的管理,造成紫色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特别是土壤“浅薄化”特征明显,土层浅薄成为制约紫色土保水保肥和增产增收的关键要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养分损失、土壤肥力退化、土壤质量下降,农业成本增加,而且导致土壤砂砾化、粗骨化面积逐年增大,成为粮食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物传输的载体,氮磷等伴随水土流失进入河流,引起河流污染,河流泥沙淤积也严重威胁流域生态和水电工程安全。

紫色土区强烈的耕作侵蚀引起土壤在上坡流失,导致上坡土层厚度不断减少,一般仅有10-20cm厚,且土壤中砂砾较多,保水保肥性差。耕作侵蚀区是坡地土层最薄和产量最低的区域,耕作侵蚀成为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紫色土属岩性土,岩性松软,易被机械破碎,物理风化快,当土层厚度小于耕作深度时,耕作机具可以破碎母岩补充耕层流失土壤,土层厚度与上坡土层厚度关系密切。现有耕作技术中利用锄耕、牛拉犁耕作或者旋耕机耕作,由于耕深一般只有12-18cm,最深也不过25cm,仅能维持浅薄的土层,增加土层厚度的能力有限。同时,对于锄耕、牛拉犁耕作或者旋耕机耕作增加耕作深度虽然有助于提高土层厚度,但是耕作侵蚀强度也会随之增大。

大横坡加小顺坡型坡式梯田构造及其建造方法是紫色土坡耕地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开挖横坡截流沟将长顺坡分割成小顺坡,使顺坡起垄区的小顺坡坡面长度小于该坡面发生细沟的临界坡长,从而达到保水减蚀(减小细沟侵蚀)的目的,但是该技术忽视了耕作侵蚀的影响。紫色土坡地土壤侵蚀是水蚀和耕作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长坡,水蚀占主导,而对于短陡坡,耕作侵蚀占主导,水土保持应综合考虑水蚀和耕作侵蚀。缩短坡长虽然减小了水蚀,但是每个小顺坡上部都成为耕作侵蚀区,导致耕作侵蚀显著增强。以往通过“挑沙面土”可以弥补耕作对上坡部位的侵蚀,但是现在农村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而且趋于老龄化,每年仍使用该方法保持土壤的农户越来越少,导致上坡部位土层越来越薄。

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曾广泛用于解决紫色土旱坡地“旱、薄、瘦、蚀”问题,它是由“聚土筑垄,垄基有机肥垫底;垄间为沟,沟内深耕增肥,加拦水土挡;垄上夏季留茬免耕,秋季少耕,定期垄沟互换;垄沟立体种植;林、水支撑系统配套”等环节组成,具有“改土培肥,防蚀增厚,抗旱蓄水,节约劳力,增产增收”的多目标统一综合效益。但是聚土免耕过程繁琐复杂,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采取此种耕作方法越来越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层紫色土活土保水耕作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耕作方法存在的易造成土层日益变薄,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和聚土免耕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层紫色土活土保水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沿长坡方向将坡面分成若干耕作模块,相邻耕作模块之间留有20-30cm的第一免耕区;

(2)在步骤(1)耕作模块内进行间歇式深耕,深耕形成宽垄和第二免耕区,宽垄地面高度在深耕作用下自然上浮10-15cm,宽垄的幅宽为1.5-6m,第二免耕区的宽度为15-3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7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