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8038.1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尧;刘晓海;蒋昭林;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健奥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红外发射元件 红外接收元件 红外对管 外框 红外线触摸屏 触摸屏 分辨率 复数 减小 触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四周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红外对管,其中,所述红外对管包括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且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封装于同一个封装内。本发明将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同时封装于一个封装内,组成一个红外对管,减小了管间距离,增加物理精度,从而提升触摸屏的分辨率及触摸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线技术触摸屏(Infrared Touch Screen Technology)由装在触摸屏外框上的红外对管(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构成,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外线探测网,任何不透光触摸物体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无需在屏幕表面加上涂层。
红外线式触控屏的实现原理与表面声波式触控相似,它使用的是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这些元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线探测网,触控操作的物体(比如手指)可以阻挡红外光的传输,通过检测相应红外管的发射光是否被阻挡以及阻挡的光强,可确认是否存在触摸操作,并通过软件算法,实现触摸坐标的定位。
在红外线触摸屏上,屏幕的四边排布的电路板装置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红外管的密度,决定了触摸屏的物理精度。
申请公布号为CN103513828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红外线式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显示器,设置于触摸屏显示器上的光点矩阵架框,设置于光点矩阵架框的红外线发射管及红外线接收管,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及红外线接收管外部设置有保护壳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使用的红外对管,分为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为独立封装的单功能器件,由于单管封装,会在相邻管间隙间存在光线盲区,而致使触摸精度降低;
2、单管封装只能应用于对射检测;
3、部分红外对管损坏后,相对应的会降低触摸屏的物理精度,更严重的会导致触摸屏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四周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红外对管,其中,所述红外对管包括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且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封装于同一个封装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同时封装于一个封装内,组成一个红外对管,减小了管间距离,增加物理精度,从而提升触摸屏的分辨率及触摸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包括红外发射电极、红外发射透光壳和红外发射引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红外发射元件的红外发射电极和红外接收元件的红外接收电极封装在同一个封装内,减小了管间距离,增加物理精度,从而提升触摸屏的分辨率及触摸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接收元件包括红外接收电极、红外接收透光壳和红外接收引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红外发射元件的红外发射电极和红外接收元件的红外接收电极封装在同一个封装内,减小了管间距离,增加物理精度,从而提升触摸屏的分辨率及触摸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设置于显示屏前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框可以卡接、嵌接到已有的显示屏前方,直接构成触摸屏,应用更加广泛。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健奥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健奥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雷达传感器的姿势检测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触控显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