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及检测方法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8665.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R35/02;G08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电流 检测 校正 装置 方法 电气 火灾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及检测方法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包括探测器和上位机;数据采集系统与上位机连接,数据采集系统能够用于检测和记录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校正参数,校正系统用于根据探测器记录在外界因素影响的校正参数确定校正值;校正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根据数据采集系统检测的实时剩余电流值和校正系统的校正值计算剩余电流实际输出值。本发明提供的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将探测器采集的校正参数发给上位机,校正系统计算出校正值,并反馈给探测器,探测器再计算剩余电流实际输出值,避免出现误报和漏报的情况,提高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低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及检测校正方法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是指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含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通俗讲当用电侧发生了,电流从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到大地,使主电路进出线中的电流的大小不相同,此时电流的瞬时矢量合成有效值称为剩余电流,俗称漏电。由于剩余电流发生变化,表明带电导体对地绝缘被破坏,则利用检测剩余电流系统来启动报警装置,从而来防止发生触电及接地电弧引发的火灾。
剩余电流的变化会受到外界的环境的影响,例如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检测剩余电流系统检测的剩余电流的值不同;当外界环境影响检测剩余电流系统检测到的剩余电流值偏大时,导致检测剩余电流系统将检测偏大的剩余电流值的信号传递至报警系统,出现误报的情况;当环境影响检测剩余电流系统检测到的剩余电流值偏小时,导致检测剩余电流系统将检测的偏小的剩余电流值的信号无法传递至报警系统,出现漏报的情况。剩余电流的变化还会受到负载电流的影响,例如在不同的负载电流的影响下,进而导致检测剩余电流系统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导致检测剩余电流系统检测的剩余电流值的信号传递至报警系统,出现误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及检测校正方法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检测校正装置,包括探测器和上位机;
所述探测器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所述上位机包括校正系统;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能够用于检测和记录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校正参数,所述校正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记录在外界因素影响的校正参数确定校正值;
所述校正系统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根据数据采集系统检测的实时剩余电流值和所述校正系统的校正值计算剩余电流实际输出值。
可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剩余电流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传感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或包括湿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剩余电流传感器和负载电流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校正系统包括数据整合模块和数据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整合模块与所述探测器连接,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探测器记录的数据整合;
所述数据计算模块与所述数据整合模块连接,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整合模块整合的数据计算校正值。
一种剩余电流检测校正方法,第一步,探测和采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校正参数;
第二步,根据探测和采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校正参数计算校正值;
第三步,根据计算的校正值计算剩余电流实际输出值。
可选的,第一步中,所述外界因素包括环境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亚微米级高纯二氧化钛的表面包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