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检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8667.4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涛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台 抗菌竹炭纤维 负离子 远红外 气泵出气口 双环结构 操作面板 固定结构 双环体 垂直安装 断裂问题 柔性材料 受力均匀 织物检测 织物接触 主体顶端 凹口 鼓起 平铺 压痕 压网 变形 橡胶 施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检测机,其结构包括操作台、气泵出气口、操作面板、主体、固定结构,主体顶端面为操作台,操作台一端垂直安装有操作面板,操作台正中间设有气泵出气口,气泵出气口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本发明双环体的双环结构和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接触,接触面积小,施加的压力大,又因为其结构采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不会对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产生过深的压痕从而发生断裂问题,本发明双环体的双环结构之间采用压网平铺,一是为了防止双环结构发生变形,二是,确保凹口之间的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受力均匀,不会有鼓起的气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炭纤维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检测机。
背景技术
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是由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成的,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时竹炭纤维的一种,竹炭纤维时是草本特性,提取纤维时一个很复杂的工序,比从棉花中提取棉纤维要难得多,且成品也很脆弱,竹纤维产品不能是纯度100%,需要掺杂棉纤维,因此在竹炭纤维织物在透气性检测的时候,因为固定装置的硬度高,常常还未达到检测的极限时,因为气体冲击导致邻边发生撕裂,导致测试失败,或者透气性检测后产生的撕裂面积过大,会让比织物飞扬,难以收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检测机,其结构包括操作台、气泵出气口、操作面板、主体、固定结构,所述主体顶端面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端垂直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台正中间设有气泵出气口,所述气泵出气口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和气泵出气口相配合,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气泵,气泵和气泵出气口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结构由顶盖和底板组成,所述顶盖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操作面板上,所述底板安装在气泵出气口上,所述顶盖和底板活动拼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盖由双环体、锁头和十字拦截器组成,所述双环体外表面均匀设有两个锁头,所述锁头和双环体水平焊接,所述双环体底面开有一个凹口,即形成和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接触的为双环结构,接触面积减小,施加的压力也大,所述双环体和凹口相对的另一端内部安装有十字拦截器,所述十字拦截器和双环体活动拆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十字拦截器由固定盘、丝线和固定柱组成,所述固定柱设有根,所述固定柱分别均匀等距地分布在双环体的内壁,所述双环体和固定柱嵌固连接,所述丝线设有两根,分别垂直交叉固定在固定柱上,两根丝线交叉位置上固定有固定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盘由十字底盘和十字压盘构成,所述十字底盘和十字压盘活动锁定,保证两个丝线垂直交叉,不发偏移错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双环体的凹口中安装压网,所述压网为网孔位菱形的网状结构,相对于水平十字交叉所构成的正方形结构,这个结构更不容易散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双环体的凹口中安装有两片以上的弹片,这些弹片呈均匀等距分布,所述弹片为“S”状结构,所述弹片一边嵌入双环体中,另一端和压网相接触,弹片对压网施加压力。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板由球形锁杆、底盘和固定架组成,所述底盘外表面均匀设有两个以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球形锁杆,所述球形锁杆和锁头活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双环体采用橡胶、玻璃纤维等柔性材料制成,和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接触不会造成挤压伤痕。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锁头的锁口为不完整的圆形的结构,其截面面积大于同直径大小的半圆。
本发明一种负离子远红外抗菌竹炭纤维织物检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涛,未经陈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伺服压渗装置
- 下一篇:非织造布材料透气性测试的装置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