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8939.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苏世宽;李健;王志爽;费友文;陈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3/56 | 分类号: | C07D26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酯 及其 合成 方法 | ||
一种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1为H、甲基、酯基或卤素元素;R2为甲基或乙基。本发明通过3‑(2‑异腈基苯氧基)丙烯酸酯在正丁基催化下的环化反应,该反应可以合成芳环取代的2‑丙烯酸酯基苯并恶唑类化合物。该反应不需要过渡金属催化剂即可顺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原子经济性。本方法为芳环取代的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在有机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取代苯并恶唑类化合物大多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强烈的荧光,在杀菌防腐、抗肿瘤、染料、荧光增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对其合成方法有许多研究。但是对于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的合成报道则很稀少。近几年文献中报道的合成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Lee等人通过苯并恶唑与丙烯酸酯的交叉脱氢偶练得到了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反应中苯并恶唑与丙烯酸酯在Pd(TFA)2做催化剂,菲做配体,2.0当量氧化剂AgTFA作用下,在甲苯中130℃下反应得到了2-丙烯酸酯基苯并恶唑,但文献中酯报道了两个例子(Scheme1)。见参考文献:Lee,W.-C.;Wang,T.-H;Ong,T.-G.Ligand promoted Pd-catalyzeddehydrogenative alkenylation of hetereoarenes[J].Chem.Commun.,2014,50(28),3671--3673。
Scheme 1
Sadeghzadeh等人使用负载于金属有机框架金的有机磷络合物HPG@KCC-1/PPh2/Au NPs做催化剂得到了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反应中苯并恶唑与丙烯酸酯在金的有机磷络合物催化下,使用碳酸钾做碱,在TFA中回流2小时后,在氮气氛围下加入K2S2O8,室温搅拌10分钟后继续回流6-8小时得到碳碳偶联产物2-丙烯酸酯基苯并恶唑(Scheme 2)。见参考文献:Sadeghzadeh,S.M.;Zhiani,R.;Emrani,S.;Ghabdian,M.C–C coupling reactionsusing a gold(III)phosphorus complex confined with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fibers in aqueous solution[J].RSCAdv.2017,7,50838-50843。
Scheme 2
以上两种合成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的方法,催化剂价格昂贵,反应温度高,产率较低。因此,找到一种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的合成萘衍生物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
结构为:
其中R1为H、甲基、酯基或卤素元素;R2为甲基或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