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9185.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濑户川广人;越智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提供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即使是埋设有用于检测轮胎的磨损状态的磁性片的轮胎,也不会导致在表面产生异常的凹凸,能够加工成设计的形状,不会导致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降低。对于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而言,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了含有硬磁性材料的粉粒体的磁性部分,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穿孔工序,在未硫化的胎面部形成用部件上穿设孔;磁性片埋设工序,将含有硬磁性材料的粉粒体的磁性片作为磁性部分埋设于孔中;生轮胎成型工序,使用埋设有磁性片的胎面部形成用部件来成型生轮胎;以及硫化工序,对生轮胎进行硫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检测胎面部的磨损状态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安装于车辆的充气轮胎(以下,也简称为“轮胎”)随着行驶而与地面接触的胎面部逐渐磨损,胎面槽慢慢变浅。而且,在该胎面槽的深度超过磨损限度地变浅时,在行驶中产生滑移等,导致产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以往,以不超过磨损限度的方式管理胎面部的磨损量,在到达磨损限度的情况下,尽早更换轮胎,从而保证确保行驶时的安全性。
作为对胎面部的磨损状态进行检查的方法,通常,在胎面部例如设置滑移标记等标记,在该标记出现时判断为磨损量到达磨损限度。但是,不能对一般的用户能够可靠地对该标记进行检查期待过高,代替这样的由用户进行目视确认的方法,提出有如下技术:在技术上对轮胎的磨损状态进行掌握,从而能够使用户正确地识别更换时期的到来。
例如,基于为了将轮胎内的静电向路面释放而注入导电性的橡胶部件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等,开发出轮胎磨损限度检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以及轮胎的磨损测量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其中,对于该轮胎磨损限度检测装置(专利文献2)而言,将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性片等作为被检测体埋设于磨损到达磨损限度的部位,将磁传感器等作为检测单元来使用,通过对由于磨损而露出的被检测体进行检测,来检测轮胎磨损到磨损限度的情况,对于该轮胎的磨损测量方法(专利文献3)而言,埋设于胎面的槽部、轮胎内部的磁性片的形状与胎面部的磨损相对应地发生变化,使用磁传感器等检测单元对伴随着该形状变化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对轮胎的磨损状态进行测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30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2-83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54196号公报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2的轮胎磨损限度检测装置、专利文献3的轮胎的磨损测量方法中所使用的轮胎而言,通过埋设磁性片而在轮胎的表面产生异常的凹凸,在安装了这样的轮胎的情况下,存在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即使是埋设有用于检测轮胎的磨损状态的磁性片的轮胎,也不会导致在表面产生异常的凹凸,能够加工成设计的形状,不会导致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降低。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以下记载的发明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了含有硬磁性材料的粉粒体的磁性部分,
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工序:
穿孔工序,在未硫化的胎面部形成用部件上穿设孔;
磁性片埋设工序,将含有所述硬磁性材料的粉粒体的磁性片作为所述磁性部分埋设于所述孔中;
生轮胎成型工序,使用埋设有所述磁性片的胎面部形成用部件来成型生轮胎;以及
硫化工序,对所述生轮胎进行硫化。
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9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