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发现与信令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9452.4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M·J·西蒙;K·A·谢尔比;M·厄恩肖;S·M·坎那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媒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3/00 | 分类号: | H04J13/00;H04J13/1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辉;姚杰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发现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系统发现与信令。本文描述了可扩展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根索引值并基于根值来生成恒幅零自相关序列的第一模块。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种子值并用于基于种子值来生成伪噪声序列的第二模块。该系统还包括用于通过伪噪声序列来调制恒幅零自相关序列并用于生成复序列的第三模块。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复序列转换为时域序列的第四模块,其中第四模块向时域序列应用循环移位,以获得经移位的时域序列。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6/021547、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3月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7年9月8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14736.1、发明名称为“系统发现与信令”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3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2/130,36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能够在广播网络中实现鲁棒信号检测和服务发现的机制。
背景技术
广播频谱被划分为不同的频率,并在不同的广播机构之间被分配用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各种用途。频谱的频率根据授予广播机构的许可而被分配。基于分配,广播机构可能被限制为在某个地理半径内的某个频率上广播特定类型的内容,例如电视信号。在分配的频谱之外的广播可能是广播机构的违规。
如果广播机构希望在该地理半径范围内发送另一种类型的内容,则广播机构可能需要获得额外的频谱许可证,并进而在该频率内分配额外的频率。类似地,如果广播机构希望在另一个地理半径内发送内容,则广播机构可能需要获得针对该地区的额外的频谱许可证。然而,获得额外的频谱许可证可能是困难的、耗时的、昂贵的和不切实际的。
此外,广播机构可能并不总是充分利用已被授予许可证的频谱的整个部分。这可能在广播频谱利用方面造成无效率的。
此外,广播频谱的预期使用可能正在改变。例如,当前的广播电视解决方案是单片式的并且被设计用于主要的单一服务。然而,除了在将来广播电视之外,广播机构还可以预期提供多种基于无线的类型的内容,包括移动广播和物联网服务。具体地,存在大量设备可能都希望从广播电视机之外的公共源接收完全相同数据的许多场景。一个这样的示例是移动通信服务,其中各种地理位置中的大量移动通信设备可能都需要接收传送相同内容的公共广播信号,例如诸如软件更新或紧急警报。在这种场景中,将数据广播或组播到这样的设备而不是将相同的数据单独地信号传送到每个设备是显著地更有效的。因此,可能需要混合的解决方案。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广播频谱,可以在单个RF信道内将不同类型的内容时分复用在一起。此外,不同的传输内容的集合可以需要利用不同的编码和传输参数,同时以时分复用方式(TDM)、频分复用(FDM)、层分复用(LDM)或其组合来发送。要发送的内容的数量可随时间和/或频率而变化。
此外,具有不同质量水平的内容(例如高清晰度视频、标准清晰度视频等)可能需要被发送到具有不同传播信道特性和不同接收环境的不同组的设备。在其他场景中,可能期望将特定于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特定设备,并且用于编码和发送该数据的参数可以取决于设备的位置和/或传播信道条件。
同时,对高速无线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期望在潜在地时变基础上地尽可能高效地使用可用无线资源(诸如无线频谱的某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示例性可扩展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根索引值并基于根值来生成恒幅零自相关序列的第一模块。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种子值并用于基于种子值来生成伪噪声序列的第二模块。该系统还包括用于通过伪噪声序列来调制恒幅零自相关序列并用于生成复序列的第三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复序列转换为时域序列的第四模块,其中所述第四模块向所述时域序列应用循环移位,以获得经移位的时域序列。在一个示例中,根索引值包括非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第一媒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9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