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9955.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光;刘奕志;朱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40/63 | 分类号: | G16H40/63;H04M1/72409;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德跃 |
地址: | 51006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近视 装置 | ||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视防控装置,所述近视防控装置包括接头、控制模块和发光模块;
所述接头用于连接移动终端;
所述接头和发光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发光模块上设有发光件;所述发光件包括但不限于激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或灯泡;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模块,使得所述发光模块的发光件发出低强度红光或近红外光,所述低强度红光或所述近红外光经瞳孔直接照射视网膜和脉络膜,从而促进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和代谢;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发光件发出的所述低强度红光或近红外光的光线波长范围为630-1000nm;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发光件发出的所述低强度红光或近红外光经过瞳孔直接照射视网膜和脉络膜,低强度红光或近红外光对眼睛产生光化学作用,经过瞳孔照射视网膜和脉络膜,促进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和代谢,从而发挥预防、减缓或阻止近视的作用;通过所述接头 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同时,所述发光模块的所述发光件发出低强度红光或近红外光;
所述接头插入到移动终端内,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接头为所述近视防空装置进行提供电源,并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换,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接头能够对所述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调节,能够调节发光件发出的低强度红光或近红外光开启和关闭、还可以调节波段和使用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但不限于与移动终端的耳机接口相适配的耳机接头、与移动终端充电接头相适配的充电接头或蓝牙接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防控装置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并通过接头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近视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接头、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均安装在外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99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