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0155.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生;陈志伟;周繁华;宋明会;陈光权;骆福贵;吐洪江;周长民;李忠亮;苑洪瑞;田士伟;郑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淑敏 |
地址: | 10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轻烃录井 油井 产量 预测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定区域内产量已知油井的实际测量数据,所述实际测量数据包括:多个轻烃参数的数据集、以及所述多个轻烃参数对应的产水量的数据集或产油量的数据集;
基于所述实际测量数据确定各个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对于所述各个轻烃参数,如果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将相应的轻烃参数作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参数;
基于作为自变量参数的轻烃参数对应的实际测量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
获取预定区域内产量未知油井的作为自变量参数的轻烃参数的数据集;
基于获取的所述产量未知油井的轻烃参数的数据集,使用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所述产量未知油井的产水量或产油量;
所述轻烃参数指轻烃录井时进行轻烃组分分析所获得定量化参数,包括轻烃丰度、出峰数、BZ、TOL、BZ/CYC6、TOL/MCYC6、22DMC4/CYC6、22DMC5/CYC6、33DMC5/CYC6、(C1-C5)/∑(C1-C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系数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相关系数,其中,所述相关系数为负值表示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负相关,所述相关系数为正值表示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将相应的轻烃参数作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参数,包括: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N个轻烃参数作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区域基于油水性质的相似度划分得到,所述预定区域内的油井之间油水性质的相似度的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5.一种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定区域内产量未知油井的预设轻烃参数的数据集,其中,所述预设轻烃参数对应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参数;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所述预定区域内产量已知油井的实际测量数据确定得出,其中,所述自变量参数为所述实际测量数据中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的轻烃参数,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基于作为所述自变量参数的轻烃参数对应的实际测量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得到;
基于获取的所述预设轻烃参数的数据集,使用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所述产量未知油井的产水量和/或产油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系数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相关系数,其中,所述相关系数为负值表示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负相关,所述相关系数为正值表示轻烃参数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正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参数,为所述实际测量数据中与产水量或产油量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N个轻烃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区域基于油水性质的相似度划分得到,所述预定区域内的油井之间油水性质的相似度的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程序,所述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轻烃录井的油井产量预测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1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