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检测电路、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0323.7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芯片 漏电检测 半波整流 供电电路 漏电检测电路 电路 波形信息 同步信息 交流 供电保护电路 保护动作 电路成本 负半周期 交流电源 漏电保护 时间段 误触发 自测试 自检测 阈值时 预设 电源 供电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漏电检测电路、装置及方法,其中该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保护电路及漏电检测集成芯片;供电电路对交流电源的电压进行半波整流;漏电检测集成芯片获取半波整流后的波形信息,从所述波形信息中提取交流同步信息,根据交流同步信息,控制供电保护电路在交流幅值小于零的时间段内进行自测试,以确认保护电路是否正常;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还用于在交流幅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输出漏电保护信号。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半波整流的负半周期内对保护电路进行自检测,避免引起误触发从而引起保护动作,同时供电电路还可以对漏电检测集成芯片供电,避免再额外设置电源,降低了电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检测电路、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现代设备负载电流中高频分量增多,漏电保护标准日趋严格,目前国内标准在10mA,国际标准在5mA或以下。同时,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被要求进行周期性测试,以确保正常工作,避免失误情况对人体的可能伤害。
现有的自测试电路中,通过将交流供电降压后,通过额外的引脚向自测试电路提供交流同步信息。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引脚、高压隔离电路,因此设计复杂,成本昂贵,电路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电检测电路,旨在直接从电源的波形提取出交流同步信息,从而提高漏电检测电路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保护电路及漏电检测集成芯片;所述供电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还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及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其中
所述保护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漏电保护信号时执行保护动作;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对接入的交流电源电压进行半波整流,以对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进行供电;
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用于获取半波整流后的波形信息,从所述波形信息中提取交流同步信息,根据交流同步信息,在交流幅值小于零的时间段内进行自测试,以确认所述保护电路和电流互感器是否正常。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及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动作线圈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电源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及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漏电保护信号执行保护动作。
优选地,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可控硅。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待测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第二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还包括工作指示电路,所述工作指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及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自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地线端连接,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地线端还与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漏电检测集成芯片的电源端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漏电检测装置,所述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漏电检测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