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可见光面大中籽粒作物排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0698.3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芳;刘政源;张居敏;杜俊;胡梦杰;李栋;张文良;杨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G01V8/20;A01C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可见 光面 籽粒 作物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可见光面大中籽粒作物排种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导种管,所述导种管由上导种管和下导种管组成,上、下导种管的端面间具有环形通光间隙,所述环形通光间隙处设置有LED可见光发射模组和光敏接收模组,所述LED可见光发射模组由多只沿所述环形通光间隙径向均匀布置的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敏接收模组由多只对应接收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光束的光敏二极管组成;所述LED可见光发射模组和光敏接收模组被封装在导种管和外壳之间。本发明制造成本低、可靠性好、易于拆装和检修,不易积灰、使用寿命长、准确性和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精量排种器用种子颗粒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化精量播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是智能农机发展的重要环节。播种过程中排种器排种质量检测、漏播检测、播量检测、播种状态图生成是精量播种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而实现这些功能必须依靠能够实时精准采集排种频率、排种时间间隔、排种总量等排种信息的种子流传感装置作为支撑。
目前现有用于排种检测的传感装置主要有电容式和光电式两种。电容式种子流传感器由于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普及。光电式种子流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大中籽粒作物排种光电式传感器一般是在排种器导种管的一侧安装红外发射管,另一侧安装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直接与比较电路相连。种子下落遮挡光束,红外接收管接收的红外光强发生变化,进而比较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根据比较器输出信号得到排种状态。
现有的大中籽粒作物排种传感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下:
1、大中籽粒作物排种管径较大,若要做到无盲区检测,需要复杂逻辑门控电路支撑,成本过高。
2、种子通过光路时间较长,导致检测时间分辨率低而出现相隔较近的两粒或多粒种子难以被分辨,导致难以实现对中大籽粒作物高频、高速排种的精准检测。
3、使用偶数对二极管或三极管元件周向排布,导致光电检测区域不均匀,降低传感装置稳定性。
4、传感装置无法快速装卸,且红外不可见光检测无法监测传感装置元件状态,不利于故障排查。
5、传感元件不能与田间环境完全隔绝,易受灰尘影响,降低传感装置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可靠性好、易于拆装和检修,不易积灰、使用寿命长、准确性和灵敏度高的LED可见光面大中籽粒作物排种检测装置。
技术方案包括导种管,所述导种管由上导种管和下导种管组成,上、下导种管的端面间具有环形通光间隙,所述环形通光间隙处设置有LED可见光发射模组和光敏接收模组,所述LED可见光发射模组由多只沿所述环形通光间隙径向均匀布置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多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束交汇于所述环形通光间隙的截面圆心;所述光敏接收模组由多只对应接收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光束的光敏二极管组成;所述LED可见光发射模组和光敏接收模组被封装在导种管和外壳之间。
所述上导种管和下导种管内套有长度至少覆盖环形通光间隙的透明管。
所述透明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LED可见光发射模组的多只发光二极管形成的最大圆形光斑的直径。
所述环形通光间隙的宽度为0.1mm~5mm。
所述环形通光间隙的宽度为0.8mm。
组成所述LED可见光发射模组的发光二极管数量为奇数,组成所述光敏接收模组的光敏二极管的数量也对应为奇数,多只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沿环形通光间隙径向均匀交错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