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1048.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焦学然;张霞;田俊峰;牛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B01D35/143;G08B21/24 |
代理公司: | 41173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46703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网本体 一体管 转盘 活塞 内壁 外壁 警报器 连接杆 滤网 水质监测 端部连接 工作提示 滤网表面 内侧壁 上侧壁 滑动 上端 气囊 侧壁 触端 导流 扇叶 接通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包括滤网本体,所述滤网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体管,所述滤网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一体管端部连接的导流,所述一体管的内部滑动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侧壁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和一体管的内壁上均固定有电触端,所述活塞与一体管的内壁之间还固定有气囊,所述滤网本体的上侧壁固定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上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还固定有凸轮,所述滤网本体的外壁上还固定有连杆二。本发明通过在水下滤网表面杂质过多时实现警报器的接通,并通过转盘的转动产生电流,进而通过警报器的工作提示进行滤网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
背景技术
地下水质监测指监视和测定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变化趋势,评价掌握地下水质污染状况,了解地下水水质的状况及污染发展的趋势所进行的监视工作。
在进行水质的检测工程中一般采用水质传感器等进行水质的监测,同时需要对监测后的水源进行通过滤网过滤以及杂质细菌的吸收沉降,以实现水的过滤后进行使用,但传统的水下滤网不能对滤网表面的杂质进行实时监测,当杂质过多时易影响水的过滤,且人为不能准时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包括滤网本体,所述滤网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体管,所述滤网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一体管端部连接的导流面,所述一体管的内部滑动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内侧壁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和一体管的内壁上均固定有电触端,所述活塞与一体管的内壁之间还固定有气囊,所述滤网本体的上侧壁固定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上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还固定有凸轮,所述滤网本体的外壁上还固定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上端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内滑动有线圈,所述线圈靠近凸轮的一端固定有与凸轮相接触的连接板,所述线圈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磁铁的上端固定有警报器,两个所述电触端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以及通过导线与警报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二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三的端部与线圈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外壁上套设有绝缘材料。
优选地,所述导流面呈弧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水质监测用滤网的优点在于:
1、设置扇叶,通过水面气流与扇叶接触时,带动扇叶和转盘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凸轮的转动;
2、通过凸轮挤压线圈在磁铁内移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内产生电流,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3、设置导流面,滤网本体表面的杂质堆积较多时,水流无法从滤网本体的表面通过,通过导流面的作用,水流向中部流动至一体管内使两个电触端接触,实现警报器的通电,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水下滤网表面杂质过多时实现警报器的接通,并通过转盘的转动产生电流,进而通过警报器的工作提示进行滤网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质监测用滤网中磁铁的侧视图。
图中:1滤网本体、2一体管、3活塞、4电触端、5导流面、6连杆一、7转盘、8扇叶、9凸轮、10连杆二、11连杆三、12磁铁、13线圈、14警报器、1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转盘过滤器反洗装置
- 下一篇:污水沉淀池进水管道结构